新华网记者王志艳
临近春节,年味渐浓,一股“赶大集”热潮正在社交平台上悄然兴起,微博话题#赶大集是中国人独有热闹#一度冲上热搜。
曾经,春节赶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集市上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买年菜、办年货,浓浓的年味儿充盈其间。
作家路遥曾在小说里描绘赶集时的“盛况”:“庄稼人大都是肩挑手提:担柴的,挑菜的,吆猪的,牵羊的,提蛋的,抱鸡的,拉驴的……川北山根下的公路上,趟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黄尘。”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样传统的市井生活图景,似乎已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
但现在,赶集这个古老的传统在短视频上意外重获关注。在某平台搜索“农村大集”,话题点击量竟高达百亿余次,各种喧闹的集市视频,让人觉得新奇又接地气。
屏幕之内,年轻人“云逛集”线上返乡。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位大婶扛着马蜂窝就来集上卖,惊呆网友。屏幕之外,年轻人循迹而去,乐此不疲“打卡”各色乡郊集市,在沉浸式Countrywalk(乡村漫步)中感受真实的乡野生活。
赶集,赶的是乡土情怀、生活气息。
一声吆喝,唤醒曾经的记忆。“小时候赶集是一种期盼,长大后赶集是一种回忆。”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鸭鱼肉瓜果蔬。大集上人群熙攘,吆喝叫卖,讨价还价,热热闹闹的图景让生活变得很“具体”。那些久远的儿时记忆慢慢苏醒,年轻人赶的不仅是集,还是在追寻一种久违的情感。
一种体验,感受生活的温度。互联网时代,年轻人买菜购物、人际交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实现,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似乎也在减少。赶集就不一样了,在这儿可以品味地道美食,发现特色商品。和摊主“唇枪舌战”砍价,和乡亲天南海北拉呱,集市上不只有生意,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哪怕什么也不买,去赶集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一段旅途,收获极致性价比。乡郊大集一般远离市中心,想赶早就得起早,辗转之路不亚于一次短途游。“10块一堆”“3块一把”“1元一件”的价格,让年轻人调侃“不是商场逛不起,而是赶集更有性价比”。这样具有乡土气息和人情味的购物方式,既满足了体验式消费的心理需求,也感受了回归乡野自然的气息。
如今,“旧”集市还承担起了“新”使命。比如今年春节,北京专为市民游客定制了5条京郊过年赶大集旅游线路,山东在大集上启动乡村文化旅游节……热闹的集市寄托了人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这个春节,来场说走就走的Countrywalk吧,一起赶大集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