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财评|山东首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都说了啥?

2022年09月20日18:58  来源: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

9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山东首个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从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开放合作、综合治理等多个维度,对现阶段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

从这份2万余字的报告上,不仅看得到山东对经略海洋、对蓝色经济的高度重视,看得到山东海洋经济的强劲恢复和总量增长,更能看得到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劲后劲,看得到海洋经济质量效率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依海而立,因海而兴,35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可以说,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图为青岛海滨)

近年来,山东坚持陆海统筹,向强图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蓝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942.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0%,对全省经济和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9.7%和18.7%。

(距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15千米的通汇“渔光一体”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宛若蓝色海洋。)

对这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加强海洋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省委召开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走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环境优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之路。烟台、青岛、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先后出台地方“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此同时,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涉海文件密集印发,全面助力“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山东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多措并举加强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加快重大平台建设、关键问题研究、标准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深海“三大平台”启动建设;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挂牌运行;海洋创新主体规模持续增长,新获批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3个,新认定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1家、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6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能级的提升,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港口是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在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海铁联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的拉动下,山东海洋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路运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8.4%,与RCEP国家同比增长31.0%,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绿色可持续的重要举措。山东持续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蓝碳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价值进一步实现。从这份2021年山东海洋经济的“体检报告”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进一步增强蓝色经济引领作用;海洋生态保护深入推进,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山东正在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修复、开放合作等多领域齐发力,共同书写海洋大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当前,新时代的山东正处在厚积成势、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海陆统筹,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多维度发力的山东一定能够在蓝色海洋中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记者:陈晓婉

策划:齐淮东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