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还在,历史上的济阴去哪儿了?

2022年09月20日09:22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荣海生

历史上,在济水岸边,据济水命名的地方非常多,如:济源、济南、济北、济东、济阳、济阴、济川、济州、济宁等。这些地方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如今济阳还在,济阴又去哪儿了呢?

以济水命名之地

各有其精彩故事

济水是古代中原地区一条东西走向非常神奇的河流,为北方与黄河并列的“四渎”之一。它发源于河南王屋山太乙池,源水在地下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东西两个源头,两水都向东流,在济源境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称济水。济水横穿黄河,经过三洑三现,在定陶西北涌出,向东北流,经过大大小小近百处泉眼,最终注入小清河而归海。这就是济水故道。《禹贡》这样描述济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黄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今定陶)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又东北会于汶(汶水),又北东入于海。《水经注·济水》认为:王莽时济水枯涸断流,唐高宗时疏通形成了新的水道,后又枯竭。宋朝以后的史籍中便再无济水奔流的记载。历史上,在济水岸边,据济水命名的地方非常多,如:济源、济南、济北、济东、济阳、济阴、济川、济州、济宁等,这些地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精彩的故事。

济源,位于豫西北边陲晋豫交界处,因居于古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济源县志》: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置济源县。宋徽宗在封济渎诏书中有:朕惟百川,莫大四渎。禹导沇水,是为济源。古代著作《列子》有篇“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因为挡住了愚公家的出路,愚公一家挖山不止。操蛇之神害怕了,告诉了玉帝。玉帝命大力神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安在朔东,一座安在雍南。从此,从冀州到汉水,成为一片坦途。王屋山就在现在的济源。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位于泰山穹隆北麓,黄河(古济水河道)的南岸。《济南市志》记载: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史记》载:高后元年(前187年),吕后割齐国(齐悼惠王肥的儿子齐哀王时)的济南郡给吕王(吕台)。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齐悼惠王之子辟光为济南王,置济南国。这个济南王也不效忠皇帝,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刘辟光参与吴楚等七国谋反,兵败被杀,济南国改为济南郡(《汉书·地理志》认为是景帝二年改济南郡)。东汉把济南郡改为济南国。汉灵帝时,曹操曾任济南相。曹魏时济南又为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济南郡为齐州。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济南作为行政区名一直延续至今。

济东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消失了。公元前144年,汉梁国被一分为五,梁王刘武的儿子彭离被立为济东王,建济东国。彭离很骄悍,以杀人行剽为乐。被人告发,贬为庶人。济东国就此废除。

济北郡,位于泰山郡西北,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郡县制时分割齐郡所设置。因在济水之北,取名济北。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后分封十八路诸侯,齐王建的孙子田安被封为济北王。济北国为分割齐国所设。齐旧贵族田荣对项羽不满,杀田安自立。项羽击溃田荣后,设置济北郡。西汉时,济北国和济北郡不断更替。公元前86年,荒淫的济北王刘宽自杀,降济北国为北安县,并入泰山郡。《后汉书》称: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五月,分泰山郡再置济北国,封皇五弟寿为济北王。直到建安十一年(206年)才废除济北国。曹魏时,曹植的儿子曹志曾被改封为济北王。司马氏篡位后,曹志降为鄄城县公。十六国后赵时改为济北郡,后来废除。前燕灭亡后,皇子慕容泓投降前秦,后自称济北王。慕容泓建西燕后,持法严厉,招致部下怨恨,死于政变。前秦主苻丕的幼子苻昶也曾为济北王。《魏书》载:东魏武定年间,济北郡管辖三个县。南朝宋复置济北郡。北齐末年,起义军首领葛荣任命王基为济北王、宁州刺史。隋朝时设置济北郡,唐朝西平怀王李安三子李瑊被封赐济北郡王。天宝元年(742年),唐朝改济北郡为济阳郡。济北从此结束了历史使命。

后周时,周太祖郭威带兵攻打慕容彦迢,过大野泽入住巨野。巨野县令面见太祖,说:巨野居于大野之中,山泽之畔,古来多盗贼,难于治理。周太祖于是就下令在巨野设济州,任命任汉权为济州刺史征剿招抚。《济宁市志》记载:金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治由巨野迁至任城。元初,济州升为府,并更名为济宁。一直延续至今。

在山东曹县、东明和河南兰考交界处,汉朝时曾设置济阳县。梁惠成王三十年(前340年),建济阳城。汉光武帝刘秀就出生于这里。王莽把它改为济前。唐朝初,在曹州建济阳县,随废;天宝元年在济北设济阳郡,十三年郡废(《新唐书》)。现在的济阳,是济南市的一个县区。从秦代开始就属于济北郡。《济阳县志》记载:1129年,南宋济南府知府刘豫降金,济南府遂为金国地。是年11月20日,割章丘、临邑二县各一部境域置一新县,因县境地处济水之北,故命名为济阳县。济阳县时属济南府。济阳曾一度并入齐济县,并分别隶属过德州、惠民、聊城、淄博,但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济阴因何而生

又因何而消亡

根据方位,有济东便应有济西,有济阳便应有济阴。那么,有没有济西呢?查找历史资料,并没有找到济西,而济阴在历史上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地方。

在西汉吴楚等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的军队,立功而受到汉景帝恩宠。后因未能立为太子而反叛朝廷,被挫败后,不能再参与朝政。公元前144年,刘武去世,梁国被一分为五,其五子刘不识被封古曹国地,因北济水横穿北部东流,赐济阴王,建济阴国。辖定陶、冤句、吕都、葭密、鄄城等九县。刘不识去世后,济阴国改为济阴郡。汉武帝时期,济阴属于兖州辖六郡国中的一个郡。甘露二年(前52年),汉宣帝封皇子刘嚣为定陶王,改济阴郡为定陶国。甘露四年,定陶国再改为济阴郡。西汉中后期频繁而长时间的黄河水泛滥,造成人烟稀少,同时也使得济水河道堵塞。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的黄河水灾,使境内多数郡县名存实亡,甚至废弃。公元前25年,山阳王刘康改封为定陶共王,济阴郡改为定陶国。刘康死后,其子刘欣继承定陶王位。刘欣称帝(哀帝)后,废定陶国为济阴郡。其后,曾征发陈留、济阴五万人在定陶为其母丁太后修筑大墓。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封其同乡轻车将军孙建为成武侯(王莽建立新朝,改成武为成安)。建武二年(26年),东汉光武帝赐封其族兄刘顺成武侯,成武是当时最富裕的地方,建武八年,成武改为县,仍属济阴郡。

东汉初,济阴被刘永占据。刘永失败后,光武帝又把济阴郡改为定陶国,不久又改为济阴郡。辖定陶、冤句、成阳、离狐、廪丘、单父、成武等十县。永平十五年(72年),封刘长为济阴王。在济阴郡的基础上,划入离狐、陈留,建立济阴王国。刘长死后,又改为济阴郡。汉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太子刘保被废,贬为济阴王,立济阴国。126年,济阴王刘保由宦官孙程等人立为皇帝(汉顺帝)。济阴改为郡。151年,跋扈将军梁冀逼迫桓帝赐封定陶、成阳。这样,济阴郡基本上就归梁冀所有了。桓帝为了诛杀梁冀,重用宦官单超等人,结果引发了内乱和黄巾军起义。这一时期,任济阴太守的是中常侍单超的弟弟单匡。东汉末年,曹操借攻打黄巾军占据济阴。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屯兵鄄城。与袁术、张邈、吕布等人进行地盘的争夺,最终在兖州建立了根据地。在鄄城,至今还保留有明万历年间重立的曹操屯兵鄄城时修的亘古清泉碑。曹操迁都许昌后,任命亲信程昱为尚书,兼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之事。212年9月,汉献帝封皇子刘熙为济阴王,济阴复为国。《三国志》认为,曹操“受魏公、魏王之号,皆(董)昭所创”。董昭是济阴定陶籍的谋士。而曹丕的谋士吴质也是济阴人,为曹丕争太子之位立下大功。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济阴又改为郡。230年济阴复为国。次年又为郡。晋朝时,济阴郡改为济阳郡。

399年,北魏设置济阴郡,属兖州。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灭南燕,济阴回归东晋。423年,济阴再归北魏。430年3月,济阴回归于宋,一年后,这片疆域又被北魏占领。457年,孝武帝设济阴郡,北魏济阴郡管辖成武、丰县和离狐三县。461年,北魏文成帝封其弟拓跋小新成济阴王。史书记载,拓跋小新成很有谋略。库莫奚侵扰,小新成率众讨伐。小新成在军营放置了很多毒酒,等到库莫奚的兵马快要到达的时候,便弃营而去。库莫奚的士兵见到美酒,喜不自禁,争相饮酒,结果不死即醉,小新成率众反击,抓获了很多俘虏。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兖州移治于济阴定陶,为西兖州,管辖沛、济阴二郡七县。578年,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管辖济阴、濮阳二郡八县。580年六月,上柱国大将军尉迟迥反对杨坚而造反。尉迟军大将檀让攻克济阴,占据了曹州。杨坚出兵镇压,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大败檀让军,活捉了尉迟迥所任命的曹州刺史李仲康。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割定陶、乘氏两县地设置济阴县。607年,曹州存在大约三十年后改为济阴郡。613年3月,济阴人孟海公在周桥(今定陶东)聚众造反,队伍迅速发展到三万余人,控制了今曹县、定陶、成武一带。隋炀帝被杀后,孟海公自称曹州宋义王,偏安一隅。620年,窦建德率军攻陷济阴城,孟海公战败而降。窦建德、孟海公西援王世充,在成皋被李世民击败,孟海公被俘杀。621年,李渊又将济阴郡更名为曹州。管辖济阴、定陶、冤句、济阳等县。李世民东征讨伐徐圆朗时,曾驻军曹州济阴县和麟州巨野县。贞观元年(627年),定陶并入济阴县,济阳并入冤句县。

《新唐书》记载:唐初,济阴县有一位李姓女子,自称通鬼神,会相面,能治愈百病,当时的人都非常崇拜她。李渊令人把她召到京城。李姓女子经常到开府仪同三司罗艺家走动,有一次,她对罗艺的妻子孟说:您有贵妃相,当母仪天下。孟听了以后非常吃惊,让她为罗艺相面。她仔细地端详罗艺的相貌,说:“妃之贵由于王,贵色且发。”她游说罗艺造反。孟对李姓女子的话言听不二,就怂恿罗艺造反。后来,李世民发动宣武门兵变,罗艺预感不妙,听李姓女子之言,就想举兵造反,结果被李世民挫败,一家人与李姓女子一起被斩。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曹州为济阴郡。758年复为曹州,管辖济阴、乘氏、成武、冤句等六县。济阴郡从此不再设立。

金大定六年(1166年),因河患乘氏县并入济阴县。1168年,黄河洪水泛滥达一年之久,金人不予治理,济阴县治被迫迁于今菏泽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因水患影响,撤销了济阴县。从此,济阴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