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党建 | 【我和我的支部】钓鱼台村的乡村振兴“菇”事

2023年07月05日18:04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曹丽 通讯员 冯宝利 梁恒通)近年来,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村庄发展的“红色引擎”,通过建强村级党员队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创新村庄治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我叫朱玉建,是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们村处于山区丘陵地带,从前,由于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农作物产量低,光靠种地收入比较少,很多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我从小就在村里长大,对我们村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我们村发展得很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2019年,通过人才回引,我毅然放弃了自己在外的汽车生意,决心回村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

我们新一届两委班子成立后,入户走访、召开“党群夜议会”,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要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集体和村民富起来。我们就共同列计划、定规矩、话发展,带领党员群众先后到烟台、青岛等地考察学习。最后,结合本村工作实际,依托区位优势,我们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

2019年,在镇党委政府帮助下,我们村与山东友硕生物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种植香菇,每棚一年种植两季,每季四茬,能够出产四万斤,现在我们村有香菇大棚67个,实现稳定就业300余人,同时带动周边15个村,每年保底收入5万元,促进共同富裕。

钓鱼台村依山傍水,紧挨着319省道,离城里很近,开车只需要10分钟。我们村“两委”成员反复商议后,认为发展近郊游,也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借助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我们争取了资金2000万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多元化开发休闲垂钓、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很多周边区域的游客来我们村游玩消费,一年下来能有一、二十万人次。通过发展香菇特色种植和农文旅产业融合,我们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2.3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80万元。

我们推行了书记联网、干部联片、党员联户、文明联创的“一网四联”工作模式,将村庄划分为6个网格,引导村干部、党员、群众,全员参与乡村治理。群众线上一键呼叫,物业线下及时解决,“零距离、零费用”的乡村物业服务模式,打响了具有乡土味的“大管家”物业品牌。村里的环境变了,村里富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我和我的支部最大的心愿在一步步实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