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张虎 韩东庚 程渠)汶上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工业社区”模式,通过合理划分园区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探索出一套党建赋能工业社区治理新模式。
位于汶上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辰欣佛都药业,是一家主要生产外用制剂产品的医药企业。去年,企业扩大产能,建设高端外用制剂生产基地项目。
山东辰欣佛都药业行政处副处长房昊:“我们整个项目是在(去年)2月份进行投资备案并顺利取得了施工许可证,然后在10月份的时候完成了施工图的联合审查,12月份实现了投标和施工许可证的无缝衔接,最后实现了当年备案和当年开工。”
从立项备案到开工建设全周期压缩提速,得益于汶上经济开发区创新实施的“网格化”精细服务。
汶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洪国:“我们把园区划分为六个网格,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明确企业需求办理、跟踪服务、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职责,各部室成员担任网格员,实行部室人员交叉配置,合理编入6个网格,直接联系288家企业,实现园区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
按照这一模式,园区选派77名部室党员业务骨干担任网格员,实行网格“一岗双责”,开展“一企一策”包保服务。由30名园区业务骨干党员组成“汶小暖”服务队,按照党员熟悉领域成立“招大引强、工程攻坚、红色代办、应急保障”4个“红色先锋领办小组”开展“组团式”服务。
汶上经济开发区四网格网格员刘宏尧:“我主要包保辰欣药业,在一次走访的时候,了解到辰欣药业要新上高端外用制剂项目,我就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了‘红色代办领办小组’。”
汶上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曹红阳:“我们‘红色代办领办小组’得到这个企业的谋划新项目的信息之后,立即组建了专业的服务队伍,我们这个队伍主要包括规划建设、安全环保及网格员等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企一策的服务档案,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全流程的服务路线图。”
通过建立对企业项目的“日跟踪、周调度、月总结”推进制度,推动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开启政企“双向奔赴”模式。
汶上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曹红阳:“我们同步推进了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方案报批,这样整体为项目节约了20余天的时间。”
前端网格员敏锐感知、中台服务专班精准施策、后台审批部门协同发力的全周期服务效能,让该项目创下“当年谋划、当年落地、当年开工”的服务新速度。“助跑”项目加速度,“托举”企业解难题。山东峻昂食品是去年刚入驻园区的一家罐头生产企业,曾经一度面临贷款难题,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
山东峻昂食品负责人王红玉:“由于我们出口业务增加,我们公司需要购置一批新的设备,资金就是有缺口。”
包保服务该企业的网格员了解情况后,反映到园区的“汶小暖”服务队,按照事件归类和职能匹配,由投资促进部门启动项目响应机制。
汶上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杨传鹏:“我们根据企业的需求和银行的需求,安排对这方面专业知识比较熟悉的人员组成专班,进行专门对接服务,快速让企业获得这个资金。”
山东峻昂食品负责人王红玉:“两三天的时间,就把资金给我们协调到位了。”
2024年,园区网格长、网格员累计走访企业13轮,收集企业反馈诉求181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72个,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率100%,并为 50 余家企业匹配人才 400 余名。园区全年新开工且纳统亿元以上项目13个,在谈项目22个。2024年,汶上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试点。
汶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洪国:“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网格化服务、工业社区共建、组团式赋能三大主线,推动园区治理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协同’,助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