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孔月兰 通讯员 孟凡建 张勇 蒋华 朱安宁)泗水县微公益协会是一家社会公益组织,协会成立8年来,志愿者们的脚步遍及全县596个村庄,爱心帮扶惠及2706个贫困家庭困境儿童,用微光汇聚大爱,以善行温暖人心,为山区困境儿童点亮一盏盏明灯,护航他们健康成长。
在泗水县微公益协会,悬挂着一幅爱心助学地图。地图上的小红心,代表着596个村庄的7800多个家庭。这是协会志愿者们为实施精准帮扶,历经5年多的时间,累计行程90多万公里而精心绘制的。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会长杨斌:“我们的核心志愿者,带队的都是党员,都是大家自己开自己的车,自己加油,吃饭都是自己凑钱。这个地图上的每一个红心,聚集的是大量志愿者的心血。”
2016 年,“齐鲁拍客团”的几名摄影爱好者发起成立泗水县微公益协会。2017年,随着公益团队的不断壮大,协会成立了党支部,以“党建+公益”的服务模式,通过向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资金物资,实施“微爱 1 + N 成长计划”项目,为山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救助。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会长杨斌:“工作初期定的这个目标里,就党员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一般一些比较辛苦的,急难险重的活,都是党员带头去做。根据孩子实际需求,设计很多服务项目,‘带你看世界’项目、‘微爱妈妈’项目、‘温暖小屋’项目,儿童这一块我们有14个项目,尽我们所能去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
亚轩、傲雪姐妹俩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父亲因伤病丧失劳动能力,家中还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姐妹俩的生活一度被阴霾笼罩。2017年,姐妹俩成为泗水县微公益协会的帮扶对象,在对姐妹俩进行物质救助的同时,党员孟玉林走进了她们的生活,成为了她们的“微爱妈妈”。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志愿者“微爱妈妈”孟玉林:“上学校或者上家里去给孩子沟通一下,帮孩子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再有一种就是集体陪伴,每个月孩子集体到协会两天一夜,‘微爱’妈妈教给她生活技能,辅导作业、培养课外兴趣。”
在孟玉林的陪伴下,姐妹俩逐渐走出了困境,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结对陪伴儿童:“‘微爱’妈妈陪我写作业,教我做家务,还有做饭,陪我一起去徒步。”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志愿者“微爱妈妈”孟玉林:“缺乏女性长辈教导,对于女孩子,特别到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这是缺失。既然这些孩子需要‘微爱妈妈’,我是一个妈妈,还是一个党员,那么我就应当先去做,先去带领别的姐妹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截至目前,泗水县累计招募“微爱妈妈”507名,结对陪伴儿童2145名。为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和活动场所,2017 年,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联合县慈善总会、社会公益组织,在乡村建设儿童服务站。每到周末,杨柳镇后琴柏村的儿童服务站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秘书长蒋磊:“主要是以陪伴孩子为主。我们通过招募有美术、音乐、乐高、爱国教育等特长的志愿者,来为我们服务站的孩子做志愿服务,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更能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到目前为止,在泗水一共开办了13家儿童服务站。”
成立8年来,泗水县微公益协会通过开展“带你看世界”“微爱妈妈”“圆梦助学”“暖冬行动”等公益项目,惠及少年儿童2700余人。“微爱1加N成长计划”项目的执行手册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随着泗水微公益协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团队。目前,已有志愿者1200余名。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会长杨斌:“我们将进一步地完善困境及困境边缘儿童的服务体系,同时扩大服务范围,将老年人也纳入到协会服务范围之内,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泗水县打造成一座最有爱的城市,最有温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