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文明“接续” 幸福“接力”

2023年03月30日18:34  来源:济宁日报

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公交车站人们自发排成整齐的队伍,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人们和谐共生……漫步在济宁市的大街小巷,道路宽阔、车水马龙,文明景象时时刻刻浮现在烟火气息中,让人如沐春风。

自2020年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济宁市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济宁样板”。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最细微处改变着济宁人的生活,城乡实现完美蝶变,着实擦亮了美好生活底色。

在济宁,琵琶山大市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大到服装鞋帽、家居饰品,家里的吃穿住用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购齐。市场外的琵琶山中心街两侧也密布着饭店、甜品店等上百家店铺,琵琶山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商铺多、居民多、老旧小区多的社区。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整个琵琶山大市场已全部施划了新的停车位,无论是店主还是逛街购物的市民,都自觉将车辆停放在停车位上。偶有没按规定停车的情况,志愿者也会将车辆摆正,整个市场的秩序相比以往大有改观。“咱大市场的环境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顾客比以前来的要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啦!”商户赵大姐高兴地说。

创城是方向,惠民是目的。春暖花开的时节,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很多群众会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街角变成了鲜花盛开、绿意盎然的小公园。每当夜幕降临,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到处是欢乐的海洋,忙碌一天的人们信步游园,广场跳舞,老人健身,孩童嬉戏,霓虹灯晕染着洋溢的欢乐。“升级改造建成了这个小公园,有花也有草,还有坐的地方,领着孩子出来遛遛弯儿,挺好!”市民闵奶奶高兴地说。据了解,济宁市实施“绿量倍增”和“增花添彩”工程,通过拆墙透园、拆迁建园、绿地改园和见缝插园等方式,坚持因地制宜、一园一景,挖掘区域特色,展现人文内涵,改造提升老旧公园12处,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07处,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公园城市,真正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于细微处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济宁市在全领域推进文明创建提档升级,持续为市民打造一座温暖幸福之城。在济宁,不断提升城市功能让城市更精致——系统化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建成海绵城市38.2平方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道路229条、188.1公里,整修路面、人行道13.8万平方米,更换各类井盖3245处,新建、维修公厕269座,接续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加快搭建高效畅通立体交通网络让出行更快捷——全长42公里的内环高架全线贯通,新建停车场15处、过街天桥6座,施划机动车停车位27050处、非机动车停车线26.7万米,疏堵保畅能力进一步提升;聚力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改造老旧小区129个,配建停车场、社区食堂、养老托幼场所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城市的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风貌,闪耀着新亮点。

要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济宁市始终把提高人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在润物无声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持续打造具有济宁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生活场景,规划建设了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广场、公园、街巷、社区、小区331个,设置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15851个。此外,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工程,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每年开展各类普及推广活动1万余场,常态化开展儒学普及活动4.8万余场次,济宁“儒学讲堂”经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

如今,在济宁城乡大地,儒家文化已深深根植于百姓日常生活中,成为推动济宁发展的强大文化引擎。各县市区还创新打造蒲公英讲(夜)堂、儒学讲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结婚礼堂 “五堂”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良好乡风文明已然形成。在文化滋养、文明实践带动下,济宁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济宁建设成效显著。

身为济宁人,我们爱这座城市,爱它的古朴深沉,更爱它的日新月异。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