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通讯员 任彦峰)泗水因泗河而得名,这里是伏羲、虞舜故乡,先贤仲子的故里,东夷文化的摇篮,家喻户晓的“孝感动天”“百里负米”的孝贤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泗水农商银行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丰富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信贷支持、咨询顾问、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泗水县“文化艺术”“非遗文化”等文旅新业态快速发展,唱响农文旅产业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推动农文旅“破”新局
圣水峪镇曾是泗水县的穷镇,辖内山地多,道路崎岖不平,传统种养殖行业让这里的村民并不富裕,外出务工成为当地居民发展致富的主要出路。
2018年,在外地经商的泗水人田彬回入驻泗水,看到东仲都村掩映在大山之间的被搁置的粮仓和48间民房,谋划着通过合伙人模式,发展起研学、文创、艺术等各类文旅项目,将这里变成乡村文化和艺术综合体,成为百姓群众的“精神粮仓”。该项目很快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着力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作为创始人,田彬深知项目短时间内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资金的支持,好的项目也会被搁浅。了解到田彬的忧虑,泗水农商银行城关支行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给予450万元的信贷资金扶持。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泗水县龙湾湖畔形成了“研学+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以等闲谷艺术粮仓和阅湖尚儒研学基地为主的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建成,桃木坊、陶艺坊、书房、民宿、咖啡馆等20余个项目到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经营,带动当地就业1200余人,家庭短途旅游,各地学生研学、社会实践、企业培训、参观学习等,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龙湾湖乡村旅游示范区形成过程中,泗水农商银行依托挂职副镇长优势,积极与泗水县乡村振兴局、县文旅局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同谋划乡村旅游建设战略规划。针对资金难题,泗水农商银行以文明乡风建设为基础,启动“信用+”体系服务模式,即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采集城乡居民信息,为居民信用情况进行积分,依据“信用积分”进行“无感授信”和“有感反馈”,让文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工作中,该行建立包保制度,指定客户经理每周一次到龙湾湖示范区开展驻点办公金融服务,现场解决合伙人的结算需求、信贷需求,为合伙人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目前,该行累计开展驻点办公24次,为合伙人办理各类结算账户40余个,提供信贷资金扶持600余万元。
“按揭农业”助力农文旅“连片”发展
“我们仲都村原来穷,现在却是咱济宁乃至山东省的文化旅游胜地,以龙湾湖为中心,往南是草莓、火龙果、蓝莓采摘,周末一大批的人到我们这里来玩儿,带动了我们当地老百姓致富啊!”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姚书记感叹道。
在龙湾湖的辐射下,南仲都村、东仲都村等村庄的草莓采摘产业得到发展。南仲都农业生态观光园,道路宽敞,120个高标准建设温室大棚错落有致,棚内草莓、火龙果、花卉等农作物竞相生长。“大家到龙湾湖游玩结束,可以到我们这里采摘,我们的草莓品种丰富、采摘环境好,我们也可以向城区超市发货,一个大棚可以实现毛收入4万元。”
乡村好青年姚峰对草莓采摘行业发展前景看好,计划承包20个大棚,承包资金、大棚维护、聘用工人等需要大量资金。泗水农商银行圣水峪支行掌握到这一信息后,及时为姚峰提供了200万元的“按揭农业贷款”,实现了姚峰承包草莓大棚致富的梦想。
村民孔金龙回乡创业初期,多番考虑计划承租本村草莓大棚,在泗水农商银行1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下,孔金龙学习了育苗技术、引进了甜宝草莓品种,10个大棚仅草莓一季的净收入预计达到10余万元。
在产业振兴背景下,圣水峪镇开始探索发展草莓特色种植业。然而资金不足,是面临的首要难题。泗水农商银行立足当地发展实际,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选派包片客户经理、驻村书记及挂职副镇长,着力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自2013年种植草莓起,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5000余万元,助力建成草莓大棚120余个,总产值达1000万以上,形成了泗水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草莓示范基地”。
“整村授信”让土特产搭上农文旅“东风”
“以地瓜为基础,我们推出了“虎咬瓜”品牌,对地瓜进行深加工和直播营销,当地的地瓜产值增加了,美景和美食成为文旅发展新的增长点。”泗水龙湾湖“艺术粮仓”经理刘雪梅正在忙碌着打包、贴码。
地瓜是根植在泗水人民基因里的东西,曾经是老百姓的“救命粮”,也是如今城乡居民热衷的“粗粮”,更是当下城乡居民增收的“致富粮”。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打造文旅基地的同时,围绕地瓜做文章,创建“虎咬瓜”品牌,制作地瓜条、地瓜粉、酸辣粉等休闲食品,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扩大影响力,打响了“泗水地瓜”的影响力,地瓜种植、生产、加工链条不断形成完善。
庞玉详是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人,种植地瓜20余年,见证了泗水地瓜从“不值钱”到“金疙瘩”的蜕变历程。“今年的地瓜又丰收了,亩产达7000斤,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在泗水农商银行20万元“鲁担惠农贷”的支持下,庞玉详租土地,买机器,招工人,盖大棚,引新品种,地瓜种植达到以前收入的3倍。很多像庞玉详一样的农户,在泗水农商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扩大地瓜种植规模,通过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地瓜的深加工和网络卖货,增加了收入。
泗水农商银行深入调研“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掌握辖区地瓜产业链发展实际,重点掌握地瓜“种、收、加、销”全链条生产难点痛点,针对性优化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工作中,该行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村庄、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驻点办公,实现金融服务“随叫随到”,截至目前,累计发放6900万元贷款扶持150余家地瓜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用于扩大规模、大棚升级和新品种引进,地瓜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目前,泗水地瓜产业已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今年以来该行投放地瓜特色农业产业贷款约1.12亿元,惠及甘薯种植、购销、存储、加工企业、个体商户和农户4231户,泗水“小地瓜”成为百姓致富“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