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 泗水农商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持续优化提升绿色信贷机制为主线,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深化“绿色金融服务”力度,助力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步伐。截至目前,该行发放绿色贷款33.49亿元,较年初净增1.95亿元,支持相关农户、小微企业达8425家。
战略先行,锚定绿色发展航向
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泗水农商银行拟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路线图。一是强化战略制定。该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绿色信贷发展规划,明确信贷投向重点领域,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减排领域等绿色信贷项目支持力度,设定了绿色信贷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该行成立成立绿色信贷支持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拟定绿色金融管理办法等制度,将绿色金融与社会责任融入到信贷政策和经营发展中,有效推动绿色金融相关战略落地执行。三是强化机制建设。将绿色信贷投放纳入绩效考核,鼓励基层分支机构根据绿色信贷工作的政策导向,倾斜信贷营销,通过降低绿色贷款综合成本,加大对从事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田园采摘、农耕体验、民俗民宿、农家美食等行业客户金融扶持力度。
“环保节能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在生产环保压敏包装胶带技术方面较为先进,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引进生产线和流动资金方面,我们需要金融支持,泗水农商银行给予了我们3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这是前所未有的!”山东瑞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万存对公司发展前的忧虑一扫而空。
泗水县纸制品行业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泗水造纸厂为起点,经改革成立泗水华金集团,是山东省内规模较大的制浆造纸企业,也是较长时间内泗水县经营体量、吸纳就业、税收贡献最大的民营企业,该企业为泗水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因环保、资金链危机,华金集团陷入经营危机。在县委、县政府产业升级政策导向下,以华金集团为主,辐射产生了纸制品加工上下游企业和纸制品加工产业链,部分纸制品企业规模逐步做大,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泗水县共有各类大型纸品及包装企业50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6家,主要生产预涂膜基材、无碳复写纸、热敏纸、纸箱以及彩印包装。
瑞峰新材料就是其中一家,该企业借鉴以往经验,着力于环保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BOPP镀铝基胶粘带、25un超薄胶粘带、电子器件清洁专用胶带、防潮型胶带、无声胶带、可降解胶带等产品,并取得2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其中可降解胶带突破了传统产品不易腐烂的难题,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经营过程中,该企业需要流动资金用于购BOPP薄膜等原材料。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和产能优势,泗水农商银行通过信用贷款方式为企业授信300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纸制品制造环保企业符合泗水农商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方向,同时是泗水县支柱特色绿色产业,泗水农商银行主动落实“企业金融辅导”、“首贷培植”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进、走、访”工作,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通过增信、降费、减少担保等方式给予扶持,实现农商银行绿色金融和企业绿色发展同频共振。目前,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泗水县共计16家,目前与泗水农商银行存在资金阶段等金融服务关系的共有12家,其中信贷扶持10家,扶持资金达到7150万元。
“信用+”服务,绘就绿色农业画卷
泗水农商银行紧抓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针对泗水县域农业占比大,特色农业种类多、覆盖面广的实际,启动农村“信用+”服务新模式,组织全行员工传承“大挎包”精神,“一户一档”为老百姓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积分,让农户的无形“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同时,主推“信e贷”产品,发挥该产品“无需抵押、主动授信、线上办理、按需支用、随借随还”等优势,有效满足乡村客户“普惠、小额、分散、流动”的资金需求。目前,已完成全辖区391个行政村、46个小区18.61万户的信息采集,采集率100%;建立“一户一档”金融档案12.41万户;完成437个村(小区)的无感授信工作,完成无感授信户数6.04万户,授信金额达15.59亿元。
泗水县地瓜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加之泗水县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泗水地瓜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实际种植过程中,小规模地瓜种植农户数量多,适应“订单”模式需求,农户需要按照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要求不断更新生产技术,化肥、农药、大棚等生产资料投入过程中需求金融支持,而通过“农村信用+”模式,农户凭借个人信用获得信贷资金,随用随贷的便捷获贷模式,满足了地瓜产业链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推动地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2009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
“我小时候,地瓜不值钱,亩产也就3000斤,地瓜也只是老百姓的‘口粮’”。为最大程度地挖掘地瓜产业产值,圣水峪镇北野村人庞玉详想探索引入新的品种,但是大规模引入势必导致常规生产受影响,进而影响当年收入。在泗水农商银行2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庞玉详租土地,买机器,招工人,盖大棚,引新品种。连续多年的探索,地瓜品种从济薯21到济薯33,庞玉详种的地瓜不断升级,实现“不开不裂、糖分高,最关键的是,亩产7000斤,一亩能出的成品率能达到90%以上”。因科技力量的植入,地瓜种植达到以前收入的3倍,一亩地瓜的纯收入超过了3000元,小地瓜从“糊口粮”成为“致富粮”。
泗水县自古以来就有“川上粮仓”之美誉,目前拥有60余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是“中国优质林果之乡”“中国优质花生之乡”,创建“泗水地瓜”“泗水花生”“泗水绿豆”“泗水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1个。
泗水农商银行立足乡村振兴基础,调研“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掌握辖区地瓜产业链发展实际,重点掌握地瓜“种、收、加、销”全链条生产难点痛点,针对性优化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工作中,该行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村庄、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驻点办公,实现金融服务“随叫随到”,截至目前,发放33亿元涉农信贷资金扶持地瓜、西瓜、花生、草莓等特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在农户增收方面的支柱作用凸显,农业产业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优化流程,增强绿色发展动力
为了将绿色金融“路线图”变成“实体图”,泗水农商银行强化配套保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构建绿色金融企业文化。自上而下倡导节电、节水的绿色办公模式及绿色出行,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线上会议、电子印章等模式,践行绿色金融“从我做起”。
二是完善绿色信贷流程。建立绿色“营销清单”,为基层分支机构提供详细的绿色行业客户清单,提高绿色信贷数据的准确性;严格限时办贷,零售类贷款当天审查完毕,独立审批人原则当天审批终结,贷审委成员审议贷款实现“即召即开”,全力满足常态化较大额度贷款业务审议审批,及时帮助客户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加强贷款流程过程管控,不断提升信贷服务水平,细化1小时快速响应机制,明确各类业务流程和办理时限;打造“阳光办贷”,有效精简办贷环节,形成办贷高速通道。
三是加强绿色金融宣传。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学雷锋宣传月、“三八”妇女节等契机,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利民惠民政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和获得感。利用营业网点、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行内自有线上线下渠道,加大绿色金融宣传;开展线下政策宣讲会,及时宣传监管部门及省市联社绿色金融政策导向,确保绿色金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