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 济宁经开区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通过精心打造“集成办”“基层办”“线上办”“增值办”四大服务模式,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群众满意度。
“集成办”: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一站式服务。经开区建立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综合服务窗口,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进行梳理和分类,按照主题将相关联的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套餐。例如,针对企业开办,将工商登记、刻章备案、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等多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流程,申请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所有手续的办理。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多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还建立审批协同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避免了重复审批和材料重复提交,提高了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基层办”: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政务服务,经开区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基层办”服务模式。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站),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社保、医保、就业等事项下放到基层办理。加强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硬件设施,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下联通,上级部门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确保基层服务规范、高效运行。“基层办”服务模式的推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解决问题,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线上办”: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经开区大力推进“线上办”服务模式,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标准化梳理,将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同时,不断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实现了事项的在线申报、在线审批、在线反馈等功能。申请人只需登录平台,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申请材料,即可完成办理。经开区还推出了爱山东APP等移动端服务渠道,让企业和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业务。此外,通过与电子证照库、电子印章系统等的对接,实现了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和电子印章的合法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增值办”: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经开区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推出“增值办”服务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对于重点项目和企业,建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指导。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经开区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产学研合作活动等,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服务。此外,经开区还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的特殊需求。例如,对一些紧急事项,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在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服务。“增值办”服务模式的推行,增强了经开区的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