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帅)祥龙贺瑞辞旧岁,金蛇纳福启新程。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金乡县羊山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积极落实金乡县委宣传部推行的“文化指导员制度”,让优质文化下基层,奏响一曲曲文化惠民的新春乐章,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成为文化振兴的亮丽舞台。
“早就盼着今天这场活动了!听说有舞狮子、踩高跷,这些老辈子传下来的技艺活儿,可喜庆热闹了!”家住羊山镇徐楼村的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活动现场,舞狮欢腾跳跃,似祥龙游云;踩高跷的演员们步伐轻盈,如凌波微步;扭秧歌的队伍彩绸飞舞,像缤纷彩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青敏的山东落子一开口,那醇厚的乡音便引得众人纷纷围拢,“俺们山东落子可有年头了,今天就给大伙亮亮嗓,把这老祖宗的宝贝传下去!”张青敏老师唱得兴起,观众听得入迷,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非遗糖画、花鸟画、木板年画的制作区域也围满了人。“师傅,给我画个小兔子!”孩子们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糖画师傅手中的勺子,看着晶莹的糖液在石板上神奇地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兔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花鸟画师笔下的牡丹娇艳欲滴,木板年画师傅刻出的门神威风凛凛,这些非遗技艺让大家赞不绝口,仿佛带着村民们穿越时光,领略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写得真好啊!”在书法交流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刘卫东老师笔走龙蛇,春联上的字苍劲有力。书法爱好者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挥毫泼墨。“这副春联写得真喜庆,贴在俺家大门上,来年准有好福气!”村民拿着刚写好的春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摄影家协会的志愿者们也没闲着,“来,大家看镜头,笑一个!”随着快门声响起,一张张全家福定格了村民们的欢乐瞬间,温馨满溢。
台上,唱腔悠扬婉转,歌曲悦耳动听;台下,包水饺、烙油饼、熬羊肉汤,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和乡村文化气息。
在金乡县羊山镇,文化指导员们早已成为连接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的坚实纽带,他们的身影频繁穿梭于各个角落,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便是他们的“根据地”。平日里,文化指导员们深入了解村民的文化喜好与需求,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精心策划各类文化活动。他们广泛联络文艺人才,将丰富多样的优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指导员制度”的点单模式引入乡村。同时,耐心组织村民参与文化技艺学习,无论是戏曲表演的一招一式,还是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巧,都手把手地教导。通过长期的、系统性的文化指导工作,文化指导员们在羊山镇构建起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生态,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优质文化下基层活动正是文化指导员长期扎根基层、悉心指导的生动缩影,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交流学习的快乐,使文化魅力扎根乡土、绽放繁花。
“这场文化‘盛宴’还有四个分会场同时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生动实践。”羊山镇宣传办主任孟晓露表示,“羊山镇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未来的日子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在更多的村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以点带面、全面覆盖,让文化的种子在羊山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