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解读济宁大运河:商贸中心 文汇之地

2021年01月12日13:40  来源:CCTV-4《远方的家》

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

2020年12月28日~30日分别播出了

系列节目《大运河》济宁段的3期节目

第46集《运河水脊 中枢之地》

第47集《商贸中心 文汇之地》

第48集《铁水互连 运河新篇》

今天一起跟随小编通过图文视频形式

重温《商贸中心 文汇之地》精彩内容

运河老街竹竿巷

明代南旺分水枢纽建成之后,大运河重新开始南北畅通,济宁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机会,一个繁华的大都会逐渐形成。明末清初,济宁的经济发展达到了最高峰,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岸上的手工业、 商业特别发达,形成了许多商业街巷,最有名的就是竹竿巷。

在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众多竹竿巷里,济宁的竹竿巷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这里是以经营竹制器具为主,长1.2公里,后来又扩展到周边的五条街巷。自明清时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里是济宁手工业最集中、商业最繁荣的地段。

家住竹竿巷的老居民何岱新是一名当地文化学者,其祖上从清中期由苏州来到济宁,是当时管理运河的一个小官。据他介绍,当时整条街道全部是经营竹器业的,整条街有190多家商户,每个商铺格局基本相同,前边是门面,中间是作坊,后面是库房,而二楼就用来居住。

当时,漕运船队在南方启航之时,两边都会绑上很多竹竿,过闸时可以避免船帮与船闸直接相撞,起到缓冲作用,遇到风浪时又能增加浮力。这些毛竹随船运至济宁后廉价销售,所以大批的毛竹在运河南岸堆积如山,于是很多江南的竹编艺人、能工巧匠顺着运河来到济宁,在河岸边就近开设店铺,竹竿巷便由此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店面中所售的竹制品基本都是从工厂批发而来,而原有的店面售卖模式被保留了下来。过去,竹竿巷生产的竹制品种类繁多,销售范围也非常广,除了济宁周边地区以及整个鲁西南,还包括胶东地区和山东北部。竹竿巷出售各种竹制鸟笼,大的有一人多高,小的可以托在手上,同时出售百灵鸟、八哥、鹦鹉等鸟类,于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链。其中比较有名的店铺,要数唐家百灵行。

随着运河经济的不断发展,运河商业区以竹竿巷为中心向外扩张,逐渐形成50多条专业街巷,济宁市也成为山东的造船重镇、纺织中心和商贸中心。20世纪90年代之后,很多手工竹制品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所替代,大部分竹竿巷的老商家都已转型,开始销售现代厨具,竹竿巷也逐渐变成厨具一条街,但在一些店面里,还能看到手工制作竹器的老师傅。

作为运河主干城市,当时的客商南来北往,随时都可能靠岸采购,所以很多店铺从不打烊,整个济宁城就是一个“不夜城”,夜生活很丰富。整条竹竿巷,现在还能看到三四家依旧做手工的小店,已经年过花甲的张步才老人从小就跟随着祖籍南方的竹技师傅做学徒,养成了每天早起劳作的习惯,虽然老师傅并不诉说太多曾经的辛劳,只是不停地做着手里的活儿……但几百年来,正是有了这一个个的手艺人,才成就了竹竿巷的繁荣和经济的鼎盛。

书画里的运河记忆

运河经济除了造就出一条条繁华的专业街巷,也孕育出许多百年传承的老字号。

清朝时期,马彪老先生的高祖父就跟很多同乡一起从南京水西门坐船来到济宁,在老城的运河边经营起一家马家老店,售卖食品和日用杂货,并于1910年创立了专做糕点的“马大兴果品店”,后来逐渐成为济宁尽人皆知的老字号,马氏家族也在济宁开枝散叶,日益兴盛。

马彪老先生自幼聪慧好学,喜欢传统文化,家里到处都挂着他的书画作品。这位一直生活在济宁城区的老人,只要有机会就去走运河,从北京的通县一直到杭州的钱塘江,断断续续,边走边记录。通过搜集当地文史资料,并加上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进行撰写、描绘,创作出了介绍运河沿线景观历史的文本绘画作品《古运盛世图》,文字版长卷有27万字,内容涉及所有运河沿线地市,共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

老先生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师,有很强的绘图功底,通过自己研究古籍、现场勘测,他还手绘了不同朝代的济宁运河城区图,希望能把大运河两岸过去的样子展现出来、保留下来。运河边的热闹与繁华是马老先生童年里最直观的记忆,除了大小店铺,很多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也被他用绘画的方式全部记录了下来。这一幅幅的画作,共同编织起了马老先生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同时也成为年轻一代了解运河历史的生动教材,其中饱含的,是这位老者对运河的浓浓深情。

运河边的老味道

很多老济宁人的一天都是从喝一碗糁汤开始的,糁汤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济宁当地的传统名吃。糁汤的制作很有讲究,选用的是当地山羊,一桶水大概要加入半只羊,再辅以葱、姜、麦仁等配料文火焖炖8个小时,期间还要加入祖传的秘制调料,这样的汤配上蛋花才能称之为糁汤。作为早餐,糁汤还要配上金黄色的油饼,一碟特制的辣酱,喜欢吃肉还可以来一份新鲜的切片熟羊肉。

山东的糁汤主要分两种,临沂地区在熬制时加入大量黑胡椒,所以是“黑糁”,而济宁使用的是白胡椒,所以汤色乳白,称为“白糁”。糁汤的“糁”字有两个读音:shēn和sǎn,但在济宁,这个字读作“sá”。糁汤最早的时候名字叫“肉粥”,据说据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山东时喝完感觉不错,随口问身边的人“这是啥汤呀?”随从人员于是点头回应“对,这就是‘sá’汤”,糁汤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糁汤有羊肉糁、牛肉糁、鸡肉糁等多种类型,但无论选用哪种食材,都要先熬制出鲜美的骨汤。糁汤外表很寻常,甚至看起来并没有太多可夸赞的地方,但尝一口就能领会到它内在的丰盈淳厚。这就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山东人的性格,不做表面文章,内敛踏实,骨子里透着实在。其实,除了糁汤馆,济宁还有很多美食,它们来自南北不同的地域,丰富多样,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与糁汤的内敛含蓄不同,托板豆腐吃法很粗犷,也许它展现出的是山东人性情里豪爽的那一面。不用碗筷不用勺子,直接将豆腐放在木托板上连吃带吸,可依个人口味抹上辣酱,与普通豆腐相比,这种豆腐口感更加软嫩,豆香味也更加浓郁。

由于京杭运河贯穿了南北,使得南北风俗习惯在济宁互相融汇,所以济宁人的口味是综合性的。如同济宁人的口味,依托运河、融汇南北也是很多济宁传统美食的最大特征。马大兴糕点就是代表之一,当时马大兴老店就在运河与越河的交汇处。运河里的船只多了,可以通过越河进行分流缓冲,而两条河的交汇处是当时南北客商汇集的地方,最为繁忙热闹,所以来店里买糕点的人特别多。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结合北方人的口味要求,精心研制出了苏式与鲁式相融合的糕点,花色品种也分为三个档次,从而满足了不同的需求,正是因为取南北所长,这里的糕点一炮打响,成为远近闻名的济宁名吃。如今店里北面的墙上挂着一幅马彪先生凭记忆绘制的济宁老街图,图中马大兴的前身马家老店与流经济宁的大运河隔街相望,一幅图里就准确地描绘出了过去济宁运河边的老街,包括所有店铺的名号、位置以及建筑样式。

如今的济宁,早已不再仅仅依靠运河这一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有了更多的知名品牌,更多的商业街道,城市更为现代、更为繁华,但这里依然保留着人们对大运河最深刻的记忆,给一代代后辈人讲述着济宁人的运河故事。

跨越百年的运河故事

济宁作为运河商贸重镇,吸引来各地商户,发展出一条条老字号林立的专业街巷,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运河上物资人员频繁交流的大都会,加之又处在运河中段连接南北的特殊位置,所以能更早地接触和融汇各方文化,更为开放和包容。

济宁在1896年就建立了第一座西医医院,后来还开办了护士学校。20世纪三十年代,济宁已经设有面向社会开放的幼儿园、中小学。由于济宁是运河沿线的重要码头,又是孔孟之乡,很多外国的使官、商人还有留学生也都纷纷沿着运河来到济宁工作生活,大运河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在济宁的交流和交融。

在济宁博物馆,存有三卷记录济宁近百年前影像的电影胶片。这些胶片拍摄于无声电影时代,是2000年在拆除济宁人民医院旁边一座教士楼时,在建筑夹层中意外发现的,因为有金属外壳保护,加之存放空间相对密闭,温湿度适宜,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才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虽然已经过了近百年,但每一格胶片的画面都清晰可辨,经过数字化复原的影片总时长超过一个小时,里面有很多济宁学校和医院的画面,其中,德门医院就是现在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最开始叫巴可门医院,由美国的巴可门家族捐赠,后来由美籍的德氏家族捐赠,改名为德门医院,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很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西医了。

这三卷胶片的主要拍摄者是美国的斯科威尔(中文名司福来)先生,他1929年来到济宁,担任当时的德门医院院长,影片中还能看到他两个儿子司来华和司济华的画面,哥哥是从美国出生后过来的,弟弟是在中国出生的,应该算是半个中国人,父亲在给两个孩子起的中文名字里也都蕴含着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司来华是来到中国的意思,司济华则是为了纪念他在中国济宁出生。

斯科威尔一家70多年前就已经返回美国,但这一家人与济宁的缘分并没有终止。2014年的一天,在纽约长岛陆军医院急诊室里,祖籍济宁的医学博士彭沈一接待了一位老年病人,这位美国老人见彭博士是一位华人,就主动和他闲聊起来,令彭先生惊讶的是,这位老人就是当年斯科威尔兄弟中的哥哥司来华。由于彭博士经常与济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医学方面的交流,所以非常了解电影胶片的故事,于是,时隔80多年,这三卷胶片又重新与这一家人连接起来。

2016年,在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成立120周年之际,彭博士陪伴着都已是耄耋之年的斯科威尔兄弟再次回到济宁,时隔70多年,他们又去了人民医院(前身曾是德门医院),医院还在大屏幕上专门打出了“欢迎斯科威尔兄弟回家”的字样,两位老人不禁感叹父亲曾经供职的小医院已经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济宁的人们热情地迎接了这一对久别的美国兄弟,儿时的伙伴邀请斯科威尔兄弟到家里相聚,当年曾去斯科威尔家里帮厨的邻居,他们的后代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餐厅,并专门设宴款待了两位老人。在济宁博物馆,斯科威尔兄弟观看了当年胶片中的影像,两人看到已经离世的父母影像后热泪盈眶。两位老人在济宁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少年时代结交了很多小伙伴,也留下了很多珍贵、美好的回忆,对中国非常有感情,在离开中国这一段时间内也在时时刻刻回忆在中国时的种种情况,经常的想念济宁,想念运河,想念他们成长的地方,并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再来。

临走前,济宁博物馆将当年的录像复制了一份送给他们,斯科威尔兄弟也把很多当年有关济宁的老照片送给博物馆用于展示和研究,其中就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宁运河的影像。运河是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所以码头附近就变成最大的物资中转站,能看到很多竹棚摊位,河道中停泊着大量船只,虽然当时还处在战乱年代,民生凋敝,但依然能感受到运河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三卷胶片已经成为济宁博物馆的永久馆藏,它们记录了百年前的济宁影像,也牵起了一段跨越大洋、跨越时空的缘分。

作为运河之都,济宁善意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一直在传承,如今济宁已与六大洲18个国家的23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这座古城正在缔结友谊,融汇多元文化的同时,创造独具运河特色的发展新时代。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观看原视频↓↓↓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