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统筹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网信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统筹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网信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成为独立的“领域法”,通过立法织牢网络安全网,全方位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力,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为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提供制度保障。
《网络安全法》实施五年来,我国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全面发展,网络安全教育作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基础,培养优秀人才是根本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对发展数字经济进行了系统阐述。
山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重要指示,始终坚持促进更高水平安全发展,严守安全发展底线,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依法管网治网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稳固。
近日,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批准25家单位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广电办发〔2022〕128 号),明确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将国产网络剧片审查纳入行政许可事项。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五周年。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敏锐把握信息时代“时”与“势”,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奠定基石。
五年前的6月1日,我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
时习之 为人民、靠人民 习近平要求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话语,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
源于我国面临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的客观实际和紧迫需要,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安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已于2017年6月1日施行。
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月15日起开始施行。修订后的《办法》不仅增加了网络平台运营者,还增加了多项数据安全相关条文,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更高、覆盖对象的范围更广、审查指标更加量化。
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必须从整体上系统性理解和把握“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空间不仅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信息流动的软件和协议,还包括数据和信息流动本身,被视为现实世界的“镜像空间”,关乎政治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个人权利等诸多领域,且彼此交叉、跨越国界,内涵外延均呈放射性动态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系统阐述了事关网络安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2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近段时间以来,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线了IP地址属地显示功能,用户发言后会显示其所在省(区、市),如果在境外则会显示具体国家或地区。
近日,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上线“显示IP属地”功能。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用户在发言和分享时会显示所在地,且无法主动关闭相关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