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曾宪梓

2012年07月30日15:34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闫虹

  之所以能采访曾宪梓先生的确需要感谢一些家乡同仁,没有他们的鼓励,这次肯定只能是擦肩而过了。因为当听说曾先生回乡祭祖的消息,并接受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的采访时,我第一反应就是,白搭,看来又没戏了,毕竟抛开老先生年事已高,老病缠身不说,参加曾子诞辰的祭祀也将会占用曾老此行的大部分时间。从香港来到嘉祥,已是风尘仆仆,参加庆典每个环节又要亲历亲为,这对于一位患有严重肾衰竭的古稀老人来说可不是一个轻松事,再说了,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这种国家级的媒体采访之后,这位誉满华夏的商界大贾,还会将橄榄枝递给我们这样一个地级电视台吗?如此的思前想后让我一直犹豫不决,反倒是一位同仁提醒了我,管他呢,机会难得,有枣无枣打一杆嘛。


  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出乎我意料的顺利,先是约访时间提前,打了我个措手不及,几乎来不及做任何思想准备就带着一车“人马”赶到了嘉祥,正当我急急忙忙布置工作场景时,曾老已经在家人的掺扶下笑眯眯的走进屋,并主动向现场的我们打招呼说:“你们辛苦了,接受采访也是我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一句话,一下子打消了我之前所有的顾虑,于是,愉快的访谈中我将这位和李嘉诚、霍英东齐名的中国商界精英请下了神坛。


  或许是岁月的淘洗,阅历的积淀吧,曾老和我想象中的“模样”相差甚远。没有犀利的眼神,没有逼人的气势,取而代之的是淡泊、谦和、慈爱、睿智、从容和洒脱。当我问他:“您老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啊?得有一些秘诀吧?”面前的曾老竟似乎有些扭捏,想了想说:“哪有什么秘诀啊。”当我不依不饶,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层层“逼迫”之下,曾老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就在一间十平米的屋子里工作,做一条领带只能赚八毛钱,但是我们一家六口人,怎么才能糊口啊,所以我一天只睡四小时,工作二十小时,就是拼命,不拼命不行!”


  靠着一把辛勤的剪刀,曾老拼出了“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从一个小作坊做到风靡欧美的响当当的名牌!——为什么成功?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总结,曾老也给我总结了,四个字:“勤、俭、诚、信”——勤劳、节俭、诚实、守信。也正是这四个字,成为了曾老毕生的信条和人生准则,并养成了他敦厚质朴的经商风格,成就了今天响当当的“金利来”。而这四个字,相信也正是曾老在几十年经商生涯中慢慢的领会感悟出来的,对此他直言不讳的指出“提到商人就是奸商、奸商!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都是一些不守诚信的人做坏的名声,而要想改变,让别人心悦诚服,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告诉我,他经商一向是现金交易,稳扎稳打,从不贷款所以也就不容易破产;从不贪多,把油水多让给代理商、经销商,自己有钱赚就成。是啊,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然而看看今天的金利来,不正是这种先人后己,互利互信的经商理念慢慢拼就而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吗?这让我忽然想起一位同为商界精英的长者说过的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啊。


  早在采访之前我就对曾老的生平摸了个底,了解到曾老从小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土改的同志摸到小山沟里才找到他的家,而曾老就是靠着政府每个月三元的助学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最终成为了博士。谈到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看得出曾老的情绪变得很是激动:“是中国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看着他神情激昂的样子,让我很是动容,是啊,在如今这个年轻人眼里物欲横流、看上去似乎缺乏信念的时代真的太需要这种感染,那是艰苦岁月的磨砺,更是时代造就的苦难,如今却已然幻化成了一股精神动力和支撑,它支撑着曾老走过了那段岁月,熬过了创业的艰辛,迈过了条条难关,最终成就了今天百亿家族基业,所以直到今天曾老依然坦言,他最爱唱的一首歌,就是当年土改同志教给他唱的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不仅自己要唱,还要求自己的儿子唱、教给自己帮助过的7000多位学生们唱!因为,在他看来,这首歌已经唱到了他的灵魂最深处,于是,一唱就是一辈子……


  正是怀着这颗深深的拳拳爱国之心,长大后的曾宪梓一直在努力的回馈,早在1970年金利来公司成立之初,曾宪梓就已经制定了向祖国捐献的计划,随着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他每年捐款的数额也由原先的几百万,增加到到现在的五千万。仔细算来,从1978年起曾老投入教育、体育、航天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迄今为止总计向国家捐献了8亿港币,当我问及到他,为什么会对航天、体育等公益事业感兴趣时,曾老面露孩童般的“狡黠”,“体育和航天都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给国人争脸面的,我得好好奖励他们,这样,国家强大了,我们这些华人,走到哪里都不怕啊”。


  望着曾老,古铜色的脸庞透漏出刚毅的神采,岁月已经消磨掉了脸上的棱角,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是在一双和善的眼眸之中,总是带着慈爱的笑意。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带领金利来服饰的旋风迅速席卷了以“服装艺术之都”自居的欧美国度,创造了上百亿的财富。可谁也可能不曾想到,这位如今已经身家过百亿的企业家,对公益事业一掷千金的大富豪,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五十元人民币。看着我疑惑的眼神,曾老扯了扯身上的衣服,“我自己穿的衣服,佩戴的领带都是公司生产的残次品呢。”看着我依旧疑惑的神情,曾老诚恳的强调,“我过过苦日子,知道一块钱对穷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不敢享受。我剩余一万元就捐一万元,能帮助更多的人。残次品怎么能拿去卖给别人呢?浪费了多可惜,自己穿不是很好吗?”面对这样一个事业上实至名归、名利双收,生活上却艰苦朴素、不忘回报社会的老人,我能感觉到自己眼神的温和,温和的像一股泉水,感慨油然而生。


  是啊,但凡成功的人都是有勇气活出自我的人。无疑,曾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却并不盲从现在正热炒的“裸捐”。当很多基金因经营不善而透支的时候,曾老亲自把关建造的多家学校,却声名远播。当爱国教育被流于表面的时候,曾老要求自己学校里的孩子要会写毛笔字,会洗衣洗菜,并亲自教给孩子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点滴的小事中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爱国,怎么去爱家。


  曾老已经年逾古稀,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每天都要接受肾透析治疗。即便如此,对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他还是会力所能及的去参与。且不说组织曾氏宗亲联合会这样纷繁复杂的工作,即便是嘉祥每年一度的石雕艺术节,曾老也经常会拖着病体亲力亲为。这也是愉快的采访中唯一让我揪心的一点,可是对于生死曾老似乎已经看的很透彻了,“要走,随时可以走,钱是赚不完的,也是花不完的,但是自己死后一点也不留给子孙,全部捐给国家。要让孩子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而当我问及到还有什么未完的心愿时,没想到曾老会像个孩子一样,一摆头,“没有了,当年,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跟我说,感谢你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你!这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没有遗憾了,此生足矣!”


  说真的,我打心眼里为曾老高兴,应该说“此生足矣”是每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如今曾老已了却了这个心愿,卸任了连续14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放下了倾其一生的“金利来”,家庭和和美美,心里舒舒坦坦,正所谓“一觉醒来,了无牵挂”这是何等的超脱和释然,还有什么比这能更让人感到幸福的呢?于是,采访的最后,我似乎已经忘了自己主持人的身份,深情的握着老人的手,像家里的孩子一样叮嘱他、也祝福他,“曾老,保重身体,祝您健康长寿!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