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热土促增收 兖州“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5月01日18:4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袁克文 赵欣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克文 赵欣)近日,在位于兖州区兴隆庄街道的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示范园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里,农技专家正在指导种植户进一步提升种养专业化水平,工人们忙碌着将凤梨花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外省。该项目作为兖州区第一书记产业帮扶项目“飞地经济”模式的有效探索,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即投产、当年即为第一书记帮扶村实现增收。

据了解,2019年以来,兖州区从区直部门选派58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坚持软弱涣散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全覆盖。广大“第一书记”重点围绕强班子、带队伍、助发展,选准发展路径,建设产业项目,带领村庄走上发展新路。

区财政每年为每位“第一书记”配备了10万元帮扶资金,能不能利用好、如何利用好这帮扶资金成了第一书记团队的一大课题。经有关部门反复论证,建设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示范园项目,归集部分第一书记帮扶资金,高标准建设9个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主要用于高档花卉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从“封闭”运作到区镇村“联动”,探索出兖州区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发展的一条新路子。温室建成投产以来,蝴蝶兰、凤梨、红掌、长寿花等大批观赏花卉累计销售超过20万株。

新兖镇牛楼社区作为兖州区“乡村振兴”的先进典范,通过打造“花海彩田”、“牛楼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高质量特色产业项目,让村庄充满了活力。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派驻的“第一书记”王安从“留住乡愁、留住青年、留住希望”的理念入手,组织村内年轻党员、团员、大学生村官建立“花海彩田”流动支部,将支部建在堤上,身份亮明在一线,打造了“爱在花海志愿者在行动”服务品牌;代表牛楼小镇项目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并先后荣获济宁市工友创业大赛创业扶贫组二等奖、济宁市第五届创业大赛扶贫组二等奖;吸引牛楼社区及周边46名大学毕业生回村就业,培训6名年轻党员成为花海彩田、牛楼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讲解员,1年来共接待参观团600余次,切实为乡村振兴积蓄青春力量。

兖州区委办驻小马青村第一书记联合村“两委”盘活7处零散村集体资产集中打包出租,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近50万元。培育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在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引领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兖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驻孙村第一书记、兖州区农业农村局驻苏户村第一书记等下派干部在特色种植基础上,新上产品深加工项目进行转化增值,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借助外力外援,实现村企共赢。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驻张庄村第一书记、兖州区审计局驻官路口村第一书记,积极引进村外企业合作注资,村集体参与经营并享受公司利润分红,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发展物业经济,加快增收步伐。兖州区委巡察办驻大马青村第一书记利用帮扶项目资金,建设16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招引购物中心和惠民医疗项目入驻,提升了村医疗服务水平,为村集体带来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租金收入。

项目帮扶凝聚起乡村振兴新动力。兖州区多元化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智力要素向农村倾斜,两年来财政累计拨款1060万元作为“第一书记”项目帮扶资金,培育和发展帮扶项目95个,初步实现了以小资金撬动村庄大发展的积极探索。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