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邹城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07月31日19:3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冯斌 屈勇 杜志博 张景跃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冯斌 屈勇 通讯员 杜志博 张景跃)济宁邹城市低山丘陵面积广,东西地形差异大且多样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降水量较大时,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调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充实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明确分工,确保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落实。选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钰镪地质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为邹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在第一时间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监测、数据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及防治建议措施。

“4月16日,村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地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大约70厘米,附近的地也都往下塌了大约2亩地。当时村民比较恐慌,害怕干活的时候突然掉下去,我立即向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峄山中队报告,局里带着专家来到现场,发放了放灾避险明白卡,告诉村民注意事项。”邹城市峄山镇巩二村支部书记王军告诉记者。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地面塌陷,立即组织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现场踏勘,并会同峄山镇政府及专家召开专项会议,同时,向邹城市政府、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汇报,开展进一步的现场勘查。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及有关宣传单页,并告知群众相关的避灾常识、避灾路线及避灾场地。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的核实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员作用。制作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加强巡查,预防到位,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工程治理  打好“防风险”主动战

石墙镇草寺村属于低山,山体中下部因风化剥蚀较严重,上部形成崮型山体,高度约100m,坡度60°,部分90°。山体裂隙发育,危岩体体积约10000m3,部分危岩下部悬空、岩体外凸,在连续降雨等情况下容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威胁山下60户221人生命财产安全。

“此处危险系数高、治理难度大,根据勘查报告和设计,草寺村北崩塌地质灾害为崮型地貌,长期遭受雨水侵蚀,形成凹腔,出现基础不稳,裂隙发育,易发生崩塌,此处有32处危岩体。为确保附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北崩塌治理工程,治理区长约560m,宽约340m,治理面积18.2025公顷,预计2020年底完成治理。”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保护科李海宁介绍。

邹城市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0处,已完成并验收5处,已完成待验收2处,正在实施3处,累计使用资金1500余万元,正在积极落实2处治理资金。通过工程治理,消除了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协作配合  提高地质灾害应对能力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治理体系、监管执法中加强部门间、部门与镇街的协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减灾救灾协同机制,汛期加强气象沟通,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全力配合应急部门救灾,确保及时、高效处置灾情险情,不断提高应急救援、应急处置和灾害链处置能力。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及时掌握雨情、汛情等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做细做实。通过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加强了同有关部门、镇街、技术支撑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锻炼了全体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能力。下一步,在地质灾害工作治理中,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实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治理。”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王鲁平说。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