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第一书记风采|王海东:与渭河百姓一起走好新时代小康路

2020年11月16日16:04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屈勇 单育苗 韩凤丹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屈勇 通讯员 单育苗 韩凤丹)“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穿过芦苇荡,乘船沿着河道逐渐深入微山湖,这熟悉的旋律就浮现在脑海中。2019年4月,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济宁资产保全中心小组负责人王海东来到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渭河村地处微山湖腹地,是地地道道的渔民村,村民整日住在湖上、漂泊在水上,出行全靠船,初来乍到、语言不通、交通不便都没有吓退王海东。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修建了幼儿园、党建和廉政两处长廊,让村民喝上了甘甜的纯净水,重修了“水街南北”的道路,村里路灯变亮了,渭河精神得以提炼并深入村民心中,村民的生活更加滋润了,渭河村民更加自信了。

迈开步子搞调研,踏破村民的门槛槛

王海东到村第一件事就是全覆盖调研走访,了解渭河村实际情况。渭河村现有人口499户1507人,除居住在水街两岸的60余户相对集中外,其他户散居在六平方公里的小河道上。王海东拉出名单,并绘制了走访路线图,逐户入户走访。水街两岸比较集中的船屋住家和两侧延伸段河道分散居住村民船屋,他就沿着狭窄的堤埂走着去,外围住户必须乘船走访的,他就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久病困难户等名单,在村名帮助下划木船、驾机船、开快艇去。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城里来的第一书记皮肤晒得黝黑,村民们笑称,“王书记踏破了俺们的门槛槛,村里的大事小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用心入户走访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渔村接纳了这位接地气的第一书记,也给村民们留下了没架子、接地气、懂政策、有学识的好印象,为后来的工作开展留下了引子、趟顺了路子。

扑下身子干工作,村民称赞的实干家

走访过程中,村民们向王海东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村里没有幼儿园,只有小学一至三年级,村里适龄孩童5岁开始才接受学前教育,这样的教育条件让王海东忧心忡忡。“扶贫先扶志,只有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发展。”改善教学条件,新建幼儿园成为王海东工作清单上的头等大事。他立马着手撰写调研报告,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县职能部门积极陈述亟需理由,和村两委积极筹划思路,并于2020年初成功申请到了派出单位——交通银行的扶贫援助项目资金总计9.5万元,用于幼儿园修建和内部设施购置。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幼儿园落成并于2020年暑期后顺利开园,可同时容纳40个孩子学习、生活。学校前及两侧的安全护栏加高了,新架了风雨顶棚、塑胶地面更平整了方便孩子们运动玩耍,崭新的桌椅、图书、玩具,室内设施焕然一新。初秋开学的时候,很多孩子又回到了这里,看着崭新的幼儿园,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村民们也打心眼里佩服王海东。

孩子们上学的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王海东面前——怎样增加村民收入?在走访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村里有5个池塘,占地面积近40亩,多年来一直未通生产用电,养殖收益较低。是不是可以利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策惠及的机遇接通生产用电,提升村民养殖收入?他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的大力支持,面对大家伙的积极响应,王海东又一次毫不犹豫地答应村民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三番五次奔波在国网微山公司、乡扶贫办、池塘之间,现场勘测,规划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网公司行业落地政策要求的验收,审批通过。该项目国网共投资50万,预计每年帮助村民养殖效益提升近十万元。王海东说:“这个项目老百姓盼了好多年,我能够利用第一书记平台帮助村民积极呼吁、解决难题,村民们收入增加了,日子好过了,我再辛苦都值得。”

王海东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水街北路年久失修、路面开裂,已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就在全县省派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上极力呼吁,得到县交通运输局的积极回应,成功纳入乡村道路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争取到了省市县三级财政45万元的补贴,用于重修路面;他忧心村民的健康饮水问题,积极向当地政府反映,全村饮用水净化工程纳入微山县水利两年行动计划,目前该项目已经竣工,村内新增五处净水站,并为全村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市级环保专项180余万资金支持。王海东带着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和乡村振兴的强大使命感,潜下心来立项目搭平台、抹开面子要资源、扑下身子干工作,获得了村民的称赞。

趟出路子抓党建,务实创新的“渭河精神”

渭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党建村”,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也是中组部确认的全国党员教育基层联系点,将渭河村的红色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来渭河村的人深入了解这个小渔村的红色文化,是王海东到村后时时思考的一项工作。

渭河村党建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能不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呢?整合村内资源共同发展的想法也启发了村“两委”,王海东的积极建言也得到了高楼乡政府的回应,他们多方考察、商讨,最终决定集合投资450万建设一艘船长48米、宽16米,可同时容纳100人党性教育培训学习、70人住宿的渔家水街旅游接待大船。目前该船即将出坞进村,预计年内运营。“旅游接待大船”的建设落成将为渭河村党建基地定位和渔家水街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渭河村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拓展、丰富党建教育资源,他多方联系共筹措资金20万,连同省派第一书记公益性资金30万,共计50万元用于整修党员活动室、增设教学会议一体机、翻修廉德和党建长廊等项目。翻新后的“党建和廉德文化长廊”就座落于渭河水街之上,其中党建长廊全长88米,廉德长廊全长66米,长廊两侧展板展示党建和廉政文化、渭河村小故事、渔家风情等内容,漫步于此既可以欣赏渔家水街沿岸的优美风光,也是党性教育的一个新窗口。渔家水街沿途的六座桥分别命名为:圆梦桥、同心桥、奋进桥、复兴桥、自信桥、成功桥,护旗亭和核心亭,这也是渭河村、渭河村民们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一年多的驻村生活中,王海东真正把心扎在了渭河村,他将忠诚担当、创新创业、宽厚包容、勤劳质朴的精神凝练为“渭河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全村不断前行,用真情和汗水一点一滴浇筑着美丽的渔村,浇灌出了幸福的生活。

水街环路、南北跨河桥、新能源智能路灯、党建和廉德长廊、幼儿园、……一个个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大大便捷了村民生产生活;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进行鱼池退养政策宣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班值守……一项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碧波荡漾着帆影,水鸟啁啾,杨柳婀娜着身姿,翠莲簇拥着红荷,芦苇怀揣着渔家故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尽收眼底。如今,村民们碰到了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王书记又要去塘子呀?”大家都知道,他们村的王书记脚步不停,不是在想办法、找路子,就是在去做调研、看施工的路上。

2019年底,高楼乡渭河村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称号,昔日的渔家水村真正变身为微山湖水上的“长安街”,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水上样板”。王海东感慨地说:“第一书记的誓词一直在我心里,我会与渭河百姓一起走好新时代渭河小康路。”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有崎岖坎坷的堤埂泥路,也有无法独自逾越的水沟河道,但更多的是众人划桨、奋力争渡的宽阔湖面。驻村第一书记王海东和村民们一起,一路劈波斩浪、力争上游,唱响了乡村振兴的胜利凯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