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科学去旅行:地学旅游对话世界

2017年06月26日11:29  来源:人民网

  一群美国的背包客到黄山旅游后,对此行的评价是“大失所望”,因为黄山的旅游讲解以神话传说为主,这些美国人根本听不懂。

  作为世界地质公园,景区里却找不到专门介绍黄山地质的外文旅游指南。对这群美国游客来说,美丽的黄山并不能满足他们对地质奇观由来的好奇心。

  美国游客在黄山的经历并非偶然,它折射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短板。随着我国旅游的形式和项目日益多元化,旅游的科学教育功能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管是旅游从业者,还是一些游客都把旅游当作休闲放松的途径。当习惯于在旅游中学习科学知识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自然就与这样的旅游氛围格格不入。

  中国并不是没有发展科学旅游的客观条件,恰恰相反,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冰川地貌、火山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奇观比比皆是。光是冰川,中国便有46298条,其中,西藏的绒布冰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海拔最高的山谷冰川,四川泸定县的海螺沟冰川则作为同纬度最低海拔冰川而著称于世。中国境内有600多座火山,其中有的还在活动,有的休眠已久。吉林长白山就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便是天池。此外,鞍山白家坟五亿年花岗岩、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黄果树瀑布群、桂林岩溶地貌、新疆风蚀地貌等,都是科学价值极高的地质奇观。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发展出成熟的地学旅游形式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重人文而轻科学,这既是今天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也是一大劣势。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许多景点都有口耳相传的人文故事和神话传说,这种文化传承更为中国游客所喜闻乐见,旅游业者也乐于迎合游客听故事的习惯。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人文背景的差异使他们难以理解导游口中的传说故事,在国外培养出的对地学知识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不重视开发科学产品正严重阻碍中国旅游业走向世界,也滞塞了中国地学旅游的发展之路。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旅游地学学科创始人陈安泽不无遗憾地说,“喀斯特地貌”因近代研究发轫于前南斯拉夫喀斯特地区而得名,而徐霞客早在明朝末年就已开始研究云南、贵州、广西地区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如果我国早一点重视发展近代科学,说不定它就叫“桂林地貌”了。

  在旅游中重视科学,尤其是开展地学旅游有助于培养民众重视科学的观念,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中国旅游业而言,要走向国际,也必须依靠科学的武装。在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用科学知识和科学语言进行导游是中国旅游业与世界沟通的最佳方式。地学旅游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地学旅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事实上,作为一门学科的旅游地学也不过诞生仅仅30多年。1991年,陈安泽等人编著的第一部旅游地学专著《旅游地学概论》在中国问世,标志着中国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

  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研究对象包括地质、地理、海洋、气象等。因此,地学与旅游本就有着天然的联系。

  旅游地学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的一门学科,而地学旅游是以旅游地学为指导的一种旅游类型。

  陈安泽分析说:现在正是发展地学旅游的黄金时期。一方面,与国际旅游的隔阂意味着中国旅游对既有的旅游元素的开发到了瓶颈期,需要“研学旅行”等新元素的参与。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普及,中国游客的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开始有意识地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

  陈安泽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地学旅游大有可为。2013年,他受邀去辽宁葫芦岛考察。当地导游告诉他,“现在的游客太不好伺候了”。葫芦岛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过去,导游总是讲传说故事,把景区内的石柱描述为“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可保此地风调雨顺,游客听了哈哈一笑,心满意足。现在再讲这些,游客却不乐意了,他们会追问这是什么地貌,这是什么石头,是哪个年代形成的。神话故事满足不了游客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了。与此同时,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的地学旅游迎来了春天。北京某亲子教育团体组织的“地球探秘之旅”把小学生们带到天津蓟县参观中元古界地质剖面,感受18亿至8亿年前的地质变迁。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项活动——就在脚下的方寸之地,几步的距离就可以跨越千万年,是何等的奇妙!地学旅游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它寓教于乐,即使是小孩子也能从中收获无穷的乐趣,在玩耍中就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地球观。发展地学旅游,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旅游业的品质,而且顺应民众在旅游中的求知需求,可谓正当其时。

  地学旅游的形式在我国正付诸实践,但发展之路仍然漫长。政府要加强引导,媒体也应大力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学旅游、开展地学旅游。景区和旅游主管部门要适应游客的需要,增加对景区相关地学知识的介绍和讲解。据陈安泽透露,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地学旅游九百问》即将问世,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简单易懂。游客亦可登录中国旅游地学网,随时随地获取地学知识。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