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高度——写在赵明程老师画展之前

2017年12月04日17:28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郭晓川

撰文/郭晓川(美术理论家、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赵明程老师近照

赵明程先生是我幼年学画时的启蒙老师。虽然我最初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全部来自赵老师的传授,但是,我始终认为,赵老师对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美术专业范围。正如前苏联早期政治家和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赵老师给我的诲益既不止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不限于艺术的技法与观念,而是包括了人生观在内的很多方面。

因为爱好美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带去文化馆拜见赵老师,从此以后便利用学校的课余时间到文化馆在赵老师的教导下学习美术。赵老师也时时到我们家中进行辅导。入读初中以后,我们的中学与文化馆仅一墙之隔,跟从赵老师学习非常方便。高中毕业后我应征入伍,复员后在赵老师的帮助下我被分配在县文化馆工作,与赵老师成了有着师生关系的同事。这样算起来,从我开始跟着赵老师学习美术,到我在工作岗位上再考学和入学后离开文化馆,我在赵老师身边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多年。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转引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于任何人来说,青少年时期都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成长阶段。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技能技艺,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和习得。我在自己的这个人生阶段,基本上都是沐浴在赵老师的桃李之教当中。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可以想见,熏渍陶染,潜移默化,赵老师对我的影响并不能仅仅以一笔一划描摹传写的技术指授所概括。

赵老师不是在学校里教学的那种专职教师,而是在我们微山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的干部。赵老师是一位富有才华并且非常勤奋的艺术家,当时创作和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在年富力强的壮年时期拿出宝贵时间不计回报地调训我们这些神情未定的蓬头稚子,这完全是赵老师个人出于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而甘愿奉献自己的学识和精力的自发行为。

守望家山(局部) 赵明程/画

在对我们每一个学生进行教育的漫长过程中,赵老师始终只管付出,不计回报。尽管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学生送走一批又一批,尽管培养出的美术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收获着各自的成果,但是,赵老师从来没有向学生或学生家长收取过任何形式的报酬,他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包括提供的学业以外的各种支持与帮助,全部是无偿的。

跟从赵老师学习绘画的学生都是慕名自愿求学。年幼一些的同学往往由家长陪送而来,年龄稍长一些的同学则常常自相引介结伴而至。无论求学者从哪里来,也无论怎样来,只要跟赵老师见个面,通报一下自己的姓名,就算“入学”了。这种“随到即学”的方式对于求学的孩子可谓方便至极。这种入学方式也形成了同学们长幼有差、来历各异和开始学习的时间先后不一这样一种有趣的“多元化”局面。

在赵老师这里学习不仅入学简便,上课方式也十分灵活。赵老师授课的时间多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授课地点也并非固定不变。除了文化馆的办公室以外,一些同学的家中、外出写生和参观展览的现场,随时都可以成为赵老师给同学们上课的教室。最有特色、也是最让我们怀念的课堂是在赵老师的家中。

赵老师经常邀请我们这些蛙鸣蝉噪的五尺之童到他自己的家中聚餐。每当此时,赵老师就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我们大家非常喜爱的课堂。在赵老师的家中,我们一整天啖啖而食着赵老师的夫人冯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丰盛的饭菜,翻阅着赵老师珍藏的、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而在其他地方无法公开看到的前苏联印制精良的各种画册,凝听着赵老师耐心、细致和生动的讲解与分析,大家仿佛游漾在艺术知识的海洋之中,其乐融融。时至今日,每每忆起那时的情形,我心里都会充满幸福感。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当代教育工作者杨再隋先生也同样明确表述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与作用:“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赵老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对两位教育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

一般的小学和中学通常只是把美术当做一门功课来安排教学,比较侧重于美术课的素质教育作用。这样的课时量与既有的师资水平对于意在达成学校所要求的基本学习目标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存在多大问题。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立志要做“大画家”的学生们来说就远远不够了。赵老师自发的教学活动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为有明确专业选择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条件。另有一些同学虽然尚未决定自己将来是否从事美术工作,但是希望在学校安排的美术课之外能够再多掌握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赵老师的教学也为这部分同学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赵老师的教学活动相对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一个细分式的补充。如果我们把全日制中小学教育大致比作“官学”或“公学”,那么,赵老师的教学活动就具有相当明显的“私学”性质。

湖山胜景图 赵明程/画

私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被尊为圣师的孔子和在西方被看作哲学奠基人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创办私学的先驱。史称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特别优秀者被后人推崇为“七十二贤”。两千五百多年来他们被视为鸿儒硕学,时至今日人们仍把他们当做学习的楷模。晚于孔子八十余年而生的苏格拉底则培养出了像柏拉图这样的高足弟子。后来柏拉图建立了存续九百年的阿加德米学园,又教出了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得意门生。师生三代,薪尽火传,被后世誉为“古希腊三贤”。这些堪称宗师哲匠的教育家们所取得的成就,尽显私学教育价值之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相对于官学或公学的体制优势,私学教育的吸引力更多地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赖此所获得的社会声誉。私学教育多由学生及其家长自愿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反映着他们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评测,同时也折射出对教师品德高下的判断。藉由教师的行为与作风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和品性这些具有本质性的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和深远,所以历来为学生及其家长所重视。韩愈说,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讲的就是学生及其家长对老师的选择和原因。

一路春风 赵明程/画

在众人的心目中,赵老师是一位慈爱宽厚、朴实正直令人敬爱的人。他待人平易谦和、做事不求名利,在平凡中尽显崇高的人格。在我跟从赵老师学习的时间里,赵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的道德说教。对于我来说,赵老师的日常作为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可宝贵的教育。东汉名臣第五伦曾指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实际行动说话,别人才会信服。只会用言语教导别人,自己却做不到,别人就会心生不平,从而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所以,老子很早就提出了要“行不言之教”的观点。

我从小在赵老师的身边长大,在我的记忆中,赵老师永远都是那样真诚、质朴和磊落。古代圣贤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在自己独处一隅而不被别人识见的时候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即《礼记》中所说的“君子慎其独也。”其原因在于“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就是说,人要时刻提醒自己,常存敬畏之心,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优秀者即使不用“戒慎”或“恐惧”, 不必刻意地去提示自己,也肯定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高尚的品质。在我的眼中,赵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写的人。

我从一个儿童的眼光,到一个学生的眼光,再到一个同事的眼光,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有意无意、近距离和持续地“旁观”着赵老师,不断体会着在赵老师的平凡行为中所蕴涵的伟大品格。至始至终,赵老师必定无须在意我这样一个从孩童时代就长期存在的旁观者而故作姿态,这就无异于让我从一个隐蔽的角度看到了处于“独”境之中的赵老师最本真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于赵老师的崇高品格的认识越发明确而深刻。陶行知先生在谈到教育的目的时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我的眼里,赵老师就是一个教人求真为真的优秀实践者。

鲁迅(版画) 赵明程/画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赵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源自一种大爱。这种爱,充分体现在他对艺术的赤诚追求和对艺术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之中。赵老师是一个虔敬的艺术探索者。他长年累月地沉浸在日常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勤奋地创作出一件又一件作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更早的时代就告诉人们:“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是赵老师对艺术事业的挚爱以及心无旁骛的专注和勤奋,才真正给了当年我们这些青涩、幼小的“艺术学徒”最有价值的启蒙。

赵老师的爱还体现在对学生们的关怀和呵护上。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该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好。”中国现代教育家程今吾先生也说过:“教师要热爱教育对象,应该像父母之于子女,农夫之于土地一样有着深挚的热爱。”赵老师毫无私念和不偏不倚地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们把赵老师看做家人。我忘不了当年赵老师带领我们去外地观看展览,在夜深人静我突发急症的时候,赵老师亲自背起我快速送到医院治疗;也忘不了赵老师组织我们去湖区创作,在我们画画的时候,赵老师蹲下身来亲手为同学们处理身上被蚊虫叮咬的红肿斑块;更忘不了在我应征入伍整装待发的时刻,赵老师把连夜亲手赶制的画夹送到我的手上……点点滴滴,这些细节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在回忆美好过去的同时,我总能从赵老师的舐犊之爱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主张在接受教育的权利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点认为,不能仅以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等客观状况区分,而把任何人拒之于教育的大门之外。无独有偶,苏格拉底对受教育者也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他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意奉陪。”所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无论是老幼青壮,还是三教九流,苏格拉底全部把他们当成自己施教的对象。与赵老师的做法相同,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全程免费。他的学生色诺芬回忆说:“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经常慷慨解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赵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与这些先贤所秉持的原则和作为一脉相承。在赵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前来求学的人。不管门户显微,无论贵贱贫富,更不分上智下愚,赵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会毫无保留和毫无私心杂念地尽心尽力去培养和帮助。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从如此广博的爱心而言,赵老师堪与古圣先贤比肩。

赵老师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应对高考,不是要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而是希望自己的学生热爱艺术,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赵老师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得不去学习不如自己喜欢学习,自己喜欢学习不如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事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在其中,以苦为乐。在别人眼里的苦,却是自己的快乐之所在。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告诉人们:“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学习。”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这些理论说明,让孩子喜欢探求真理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赵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述美术史上那些著名艺术家的故事,开拓我们的眼界,激发我们的志向,发掘我们的兴趣,使我们幼小的心灵滋养在许多古今中外艺术大师奋斗精神的厚泽之中,在我们心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一生都以追寻自己的梦想为乐,从而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赵老师在为我们讲述那些先驱式的人物故事的时候,热情颂扬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否定那些牺牲艺术追求以换取名利的行为。赵老师这样教育我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赵老师勤恳钻研艺术,绝不追名逐利,为我们终生的职业生涯做出了表率。

赵老师特别注重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在艺术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他一再向我们强调文化素养低的画家成不了“大家”这一理念。透过美术史来看,赵老师的这个观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教益。在中国传统画论发展史上,人们从来没有把美术活动看作是单纯的技巧和技术的展示,而是承载着人文内涵的视觉表达形式。或“成教化、助人伦”,或“穷神变、测幽微”,造型艺术从来不是一项单纯的手工技术。

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很多古代和当代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把文化修养摆在了首位。北宋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提出书画艺术家要“胸中有数百卷书”。北宋末年书画理论家邓椿把绘画看作“文之极也。”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介绍自己的履历时说:“学诗不成,去而学写。学写不成,去而学画。”虽为自嘲,却也间接反映出郑板桥深厚的学术基础和精博的知识结构。现代书画家和美术理论家黄宾虹先生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学术如树之根本,图画犹学艺之华。”学如树干,画如枝叶。主从关系,一目了然。即使木工出身的现代画家齐白石老人在评价自己的艺术成就时,尚且强调“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这些理论和观点显示出人们对画家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印证了赵老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眼界之高与思察之远。

连环画(创作年代1962-1978) 赵明程/画

赵老师一方面在对我们的教学当中提出这样的主张,一方面他自己也按照这样的要求努力实践。在“文艺为政治服务”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赵老师一方面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木刻和连环画作品,一方面对山水画情有独钟,没有放松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研究。我记得赵老师认真临摹了很多《芥子园画谱》中的素材,在当时大的社会和政治形势并不利于这种研究和学习的情况下,赵老师潜心钻研传统山水画艺术。与之同时,赵老师还勤奋钻研书法艺术。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古典碑帖以外,赵老师还对像丰子恺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家的书法成果进行研究和学习。由此可以看到赵老师努力通过研习传统而提高自己学养的高识远见。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画家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如此,画家才能“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一个艺术家的修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斋里面的案头功夫,他还要走进自然,在大千世界中涵育自己的情操,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赵老师不仅注重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和钻研,同时更注重向自然学习。在教学中,赵老师始终强调创作和速写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赵老师身体力行,勤于速写,力于创作。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赵老师对艺术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孜孜矻矻,无怨无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998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在赵老师大量的速写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一部分,编辑出版了《风景素描速写:山水写生》画集。中国美术馆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为画集撰写了前言,对赵老师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画集中收录的作品,仅仅为赵老师在黄山一地所画。赵老师用纯粹的白描形式,以扎实的写实功力记录了黄山的千峰万壑和水色山光。这些速写既可以当作独立的作品欣赏而“独立成篇”,也可以看成“搜尽其峰打草稿”的创作素材,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赵老师的山水画创作就是建立在如此厚重的基础之上,从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

赵老师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堪称佳作。构图谨严,法度森肃,笔势苍老挺拔,墨色递相映蔚,呈现出一派氤氲澹荡的气象。画面结构及其所营造的空间复杂而缜密,极尽穿插连叠之意趣,更显萦回盘旋之幽韵。写实与写意相贯穿,客观与主观互融冶。阴晴晦明,荣枯盛衰;陵谷高下,林泉动止,无不历历在目,怡神悦心。云蒸霞蔚,林霏岩翠;飞瀑直下,烟光横起,令人心弛神往,澄虑畅情。绿水随波泛舟,野溪借浪漱石;幽林掩映人家,曲径迂连孤亭,在一片幽深澹远之境中,更添人间生气。

山水画表现的是画家的精神寄托,南朝画家宗炳首次提出了山水画“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功能。北宋画家和美术理论家郭熙认为:“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人们不耐日常事务的繁忙与城市的喧嚣,所以,“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隐遁到远离都市的山林中,找寻精神的自由。赵老师的作品在继承了传统山水画所代表的这种崇尚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外,又融进了更为积极的现实因素。赵老师在画中摒弃了传统山水画家所热衷于表现的消极避世的清冷、萧疏甚至颓唐气息,营造了既有理想自由精神、又有现实生活意状的独特氛围,体现出幽邃与凡情共合于一的奇颖意境。

古往今来的很多理论家和画家都认识到,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相对于贯穿始终的过程和不断产生的结果,一个画家的文化修养固然非常重要,而一个画家的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更不可或缺。元末明初文学家和书画家杨维桢把画家的道德水准与其画作的水平高低直接画上了等号。他说:“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也。”明代书画家文征明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指出画家的人品直接影响着画家的具体技术和技巧的发挥。清代画家王昱论述得更加具体:“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黄宾虹先生继承了关于艺术家“人品论”的核心精神。他断言:“观乎人品,画亦可知。”千百年来人们总结的规律已然成为真理,这个真理在赵老师的创作生涯中照射出耀眼的光芒。赵老师以正直磊落、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品质,对艺术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虚怀若谷、永不停歇的学习和创新精神,用自己的创作成就,再一次证明了先哲们的真知灼见。

孔子的学生子贡在评价自己的老师时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也是我对赵老师的心声。

【注:赵明程画展开幕式暨《赵明程画集》首发式,定于2017年12月8日在济宁市博物馆举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