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一家个体餐馆尝一口“改革的味道”

2017年10月12日11:30  来源:中国网

不久前,几个朋友说要去一个“有故事”的店里吃饭,号称是“中国个体第一家”。我对此饶有兴致。有故事的吃处总比寻常店家更有几分乐趣。

在靠近中国美术馆和华侨大厦的一条小胡同里,除了几个红灯笼下刻着“悦宾,中国个体第一家”的老旧木质匾牌,连一个像样的标识都没有。等到一推开木门,却恍惚从幽深处入了闹市,碗碟筷响,茶盏飘香,店里20余平方米的地方,十来张桌子,坐满了寻味而来的男男女女。

到店坐下,点一个招牌的蒜泥肘子,点几个平价的小菜、几瓶北冰洋汽水,就听到有人说起关于这家店的轶事。

据说,这家店的创始人,在一位领导家做过厨师,因为做菜做得好,周边邻居们红白喜事都请她去掌勺,后来就动起了开餐馆的念头,上工商局“磨”了一个多月,惊动了很多人,历经许多曲折,才开了这家小店。

开一个这样规模的餐馆,在现在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就是个破天荒的主意。私人开店难,一则虽然已有了改革开放的声响,但对新生的非公有制经济,依然没有明确政策。二来那是个所有人都还在排队靠粮票领每月一家口粮的年代,开店所需的物件儿、食材都不是轻易能得来的。据说这家店开张那会儿,就是东家借板凳,西家借粮票才勉强撑起了门面。

这家3间平房中一间改成的“悦宾饭馆”,在许多年之后,像凤阳小岗村一样,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登上过中外媒体。

30多年前,许多外国人都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体餐馆”。邻居喻奶奶记得,“以前很多老外到这儿吃饭,那时候我们家穷,吃不起。现在我们都来吃,老外倒少了”。

像我这样的90后,对这些很难想象,但总听父母说起“那过去的故事”,所以对这些带着改革开放印记的东西,我总是带有一种好奇。

总听我妈说,以前每月到24日,她就要起早排队领粮票,按着人头算,每月每人四两油,刚够糊一圈锅。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她和几个舅舅,个个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全挤在一间间大院隔出的小院儿里,盯着冒热气的锅盖,姥姥只担心这顿吃少了就得饿着。街上捡一片白菜叶子,就能回家煮一碗汤。所以那时候“下馆子”是极其奢侈的一件事,对于我妈一家来说,一顿饭菜一二十块钱,就吃了一家人小半月的口粮。

后来,听妈妈说,她大点的时候,吃饭不再用粮票了,家里日子也逐渐宽裕起来,每个月都吃到一顿肉,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还偶尔带他们下次馆子。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口子逐步放宽,洋快餐肯德基进了中国,妈妈说她曾和朋友排着长队,花8块钱吃到一份原味鸡和土豆泥,那感觉就像是吃了一份“瑶池珍馐”。

她总说我们现在这些孩子没挨过饿,不知道珍惜。说得多了,我有些烦了,就开玩笑地回一句:其实,我们也经常为吃什么发愁,不过,不是像你们那时候没有东西吃,是因为选择太多,不知道吃什么好。

的确,作为一个时常跟朋友约饭的吃货,每次看着街上林立的各色美食,天南海北的口味都想尝一尝,父母辈吃一顿饱足的大米饭都难的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对我们来说,吃饱不是问题,吃的东西多了,就琢磨着怎么吃出花样,吃出情调。

食无乐不欢,像悦宾饭馆这样的,来品味美食,也为品味时代故事。

从吃本身来说,这家悦宾饭馆并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些平常的家常菜。但来这里的食客,大多和我一样,是为了寻个历史的来头。在这里,可以窥见我们正在经历的改革变迁的源头。一不小心,透过翠花胡同43号,尝了一口当年改革开放的“味道”。(李翀 90后,新媒体小编)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