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这个村,就是村里人”——济宁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

2020年10月19日09:2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谢亮亮 李军 闫红鹏 吴敬华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谢亮亮 通讯员 李军 闫红鹏 吴敬华)在脱贫攻坚战中,山东济宁供电公司先后派出15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15个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以“进了这个村,就是村里人”的真情实意,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贫困村建强基层组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治理水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帮扶村贫困户提前实现了脱贫,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

找准“穷因” 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中秋节前夕,济宁供电公司派驻泗水县柘沟镇柘沟七村“第一书记”吴旭积极联系公司组织开展“真情服务·爱心聚力采购农产品”活动,500多名供电员工踊跃参与采购地瓜、粉条等农产品,帮助扶贫村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2019年7月,吴旭来到柘沟七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502户人家走访了一遍,对67名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他制订了帮扶工作计划和目标。先是协调有关部门为村内的主要道路铺设沥青,更换太阳能路灯170余盏,彻底解决了村民反映的“走路难,走夜路更难”的问题。接着,他利用荒弃的一块土地,开辟“爱心公益菜园”,由村委投资种植季节性蔬菜,收获后免费向村内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发放。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吴旭经过多方考察,结合村里实际,制定了流转土地规划图和年度种植计划表,在利用好现有5座冬暖式大棚的同时,利用政府拨付的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又建了1座冬暖式大棚、4座拱棚,使村内大棚数量形成了规模。联系山农大、市县农业局等专家,指导村民利用村内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丹参、当归、百香果、灵芝等稀有作物,逐步将七村发展成种植大村。

“我们现在正计划创办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入股的形式经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谋发展,共同致富。”说起下步工作打算,吴旭计划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与其他合作社合作联系,拓宽村内农产品销路,提升合作社的造血功能,让七村经济做到良性循环,村民稳定增收。

引来黄河水 小村颜值大提升

“来水了!来水了!”今年春天,疫情形势缓解后,驻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张三槐村“第一书记”侯斌,带领着几位村民将抽水泵运到黄河输沙干渠边。接通电源,黄河水被抽入村民早前清理好的水沟里,缓缓流进村北的池塘。

张三槐村有286户,956人,其中贫困户25户45人,低保户10户12人,属于省定贫困村。“村里柴草乱放,生活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泼,苍蝇蚊虫飞不停。”回忆起去年7月刚驻村时的情形,侯斌印象深刻。

入驻张三槐村后,侯斌了解到全县正在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他抓住时机,争取到扶持资金210万元用于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对全村道路进行整修,对村委办公大院和主要街道墙面进行粉刷,对百姓大舞台重新修缮,整理绿化用地7000平方米,建设景观6处,栽植柳树、桃树、翠竹、石榴树及水生植物荷花、玉龙草、葱兰等,村民房前屋后处处是美丽的“大花园”。

“村北的池塘,荒废了太可惜。我们可以把池塘注上水,养上鱼,栽上藕,池边栽上垂柳,既能作为村里的一个小景观,还能为村集体增收。”侯斌看到村北干涸多年的池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支部书记郭德玉,得到全力支持。因为张三槐村地处黄河滩区,农田全靠黄河水灌溉,村民早年就修好了输沙干渠。“只要再清理一下进村的田间水沟,就能把黄河水引入池塘。”春节前,他带着村民提前清理好了水沟,只等黄河闸口开闸放水。

“池塘有水了,就可以放养鱼苗、栽藕了。”侯斌高兴地说。“现在,全村‘颜值’大提升,一年四季美如画,村民们的精气神上来了,致富的心劲十足。”

因村施策 拓宽致富门路

“我们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也有了稳定收入,由全镇倒数村变成了脱贫工作先进村,这多亏了杨书记。”说起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微山县马坡镇何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锋感慨地说。

刘永锋说的“杨书记”叫杨建伟,是微山县供电公司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先后驻村帮扶了马坡镇西庄南村、马店村、何庄村。在驻村工作中,他带领工作组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多渠道拓展致富门路,提高了扶贫工作成效。

2013年4月刚到西庄南村时,杨建伟发现村里电压低,线路老化,村头的一台排灌用变压器烧坏,由于资金等问题迟迟没能更换,影响了村民灌溉用电。杨建伟及时将情况向公司进行了汇报,优先为该村规划安装了两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并改造升级了村内高压线路,提高了全村户均配变容量。用电有了保障,村里创办了服装厂、农产品加工厂,让村民在厂里打工,足不出村就能挣钱。

2017年6月,杨建伟完成马店村驻村任务又来到何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促成村委创建了党员示范致富带头创业基地,主要种植甘蓝、西瓜等蔬菜瓜果作物,并协调公司为基地新上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新建10千伏线路350米,0.4千伏线路400米,专门用于创业基地的农业灌溉。“现在,我们基地的蔬菜水果畅销,一亩地能收益5000元左右,不但村集体有了租赁收入,贫困户在这里打工也有了工资收入。我们打心底感谢供电公司,感谢杨书记!”刘永锋由衷地说。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