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不能成为假医生的“行骗工具”

2021年03月30日10:43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有关医疗健康的话题,总能引发不小关注。前不久流传网络的“神医”语录视频中,“违背祖训”式行骗令人大跌眼镜。最近的报道,让短视频平台上大量招摇撞骗的假医生现出原型。我们讽刺“宇宙神医”的演技拙劣,但面对卷土重来的假医生,恐怕也不得不倒吸一口冷气:防不胜防。

很多人刷短视频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些穿着白大褂、挂着胸牌、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介绍起医疗知识有模有样,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橱窗店铺里推荐着各式的药品、评论区充斥着带节奏的小号,而一旦问到真实身份,大多语焉不详。这些骗子无疑有备而来。他们通过真假难辨的身份获得用户好感,靠东拼西凑、搬运抄袭来的内容维持更新,把健康医疗科普当做一门不错的生意,等到被网友扒出黑料,要么忙着撇清关系,要么注销跑路、换个马甲东山再起。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躲得过假科普,却躲不过家族群。的确,“熬夜的五大危害,你一定要知道”“长时间久坐,会得这些病......”这些话术恐怕没有多少焦虑的家长可以抵挡得住,正是一次次“忍不住转发”为这些假医生贡献了可观流量。假医生动辄上百万的粉丝量、赚的盆满钵满,却让社会公众成为受害者。一些真医生费尽心力做科普却难有流量,“劣币驱逐良币”令人心累;一些漏洞百出的假科普,不光误导人们面对疾病时的选择,也在贩卖和制造健康焦虑。他们带货的产品,质量究竟几何,得打个问号。

假医生屡禁不止、卷土重来,根源在于利益。整治乱象,关键也在于切断这个灰色利益链条。此前“神医”和“神药广告”从电视台销声匿迹,靠的就是严格整顿、加强规范、提高违法成本。从短视频平台来说,实现这个目标也并非难事。比方说,在注册认证时对医生身份审核更严格些,除了线上提交材料,线下是否也要有规范;再比如严格落实广告法中关于医药广告的规定,杜绝通过科普视频间接或者直接发布广告信息。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而是“愿意不愿意”。谁都知道,健康养生是内容创业的流量担当,处理一个浮出水面的假医生容易,但要动短视频平台的流量蛋糕不容易。

彻底铲除假医生存在的土壤,有待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发力,就目前来说,除了要提醒大家擦亮眼睛,也不妨思考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短视频平台。其实,骗子早就存在,但以往想骗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浪费很多口舌。如今借助短视频平台和算法推荐的强大能力,假医生行骗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得手概率也更大了,毕竟“只要网撒得够广,总会有人上钩”。究其根源,技术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短视频在改变媒介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同时,客观上也给骗子可乘之机。而如何防止短视频沦为“行骗工具”,应当成为产品设计、运营、开发过程中的底线要求,成为平台壮大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来看,现在短视频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对于互联网生态、社会价值导向乃至青少年成长都有巨大影响力,具备很强的公共属性。正所谓,影响力越大、责任越大。无论是开展医疗健康科普工作,还是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抑或是推广非遗文化,本质上都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为的是公共利益和福祉。任由这些假医生大行其道,虽然能够赚得一时流量利益,但降低了公共服务的品质、损害了用户信任的基石,恐怕得不偿失。

这正是:假医生卷土重来,真解决不容迟缓。(文 | 沈慎)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