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感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022年01月26日13:38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王芳

提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不是文化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复古主义,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段话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要论断,值得深入学习、深刻感悟,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更大胜利。

1

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和鲜明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联系,回答和解决特定国家的现实难题和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依据。

标志着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是革命的科学,而不是教条的词句,是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而不是经典作家的一般结论,这是党自诞生起经历了艰苦斗争、流血牺牲后才得出的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作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结论,表明我们党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其中“我国的具体特点”“民族形式”都明显地包含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结合。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也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古为今用地以“小康”等概念概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中国文化风格。

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原来包含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的中国历史土壤和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单列出来,凸显出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的历史实践上升为历史规律,将长期以来的经验做法加以明晰化、观点化、理论化,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层次。

揭示了十八大以来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文化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治国理政、凝聚民心、成风化俗、立德树人的重大价值,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和根本的历史主题,用充盈着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浩然民族魂的“中国梦”,激发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真理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便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母体、深深熔铸于中国精神的沃土,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十个明确”的主要内容中处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不时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学术语言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方略,折射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智慧和浓郁的中医情结。比如,2012年在广州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也要辨证论治,既要养血润燥,化淤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都能够发挥最大功能。”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内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突出特征,“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肝风内动’‘血虚生风’”。2018年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新提法饱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与广大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相吻合,为人民所广泛接受、喜闻乐见,迅速成为老百姓真心拥护、积极践行的科学思想和真理精神。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凝聚强大力量,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有其现实的背景和主客观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供了实践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但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新的伟大斗争呼唤着新的理论指引,新的伟大实践推动着理论创新步伐。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民族复兴的实践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进行的,指导实践的理论不应是教条的、书本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活生生的、管用的,能够满足民族复兴事业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这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和时代条件。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国际场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定人类社会走向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演进逻辑和运动趋势,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思想和智慧的价值,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内在契合,寻找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当代世界的深刻启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和推广中国理念、中国立场和中国主张。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具备主体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大地上生长,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爱国主义、爱民情怀、理想追求、高尚操守等优秀基因,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成分。同时我们党也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全党领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得以大幅推进,指导实践的效果也大大提升。

3

深入推动“两个结合”谱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持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这一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首要条件和根本遵循。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及时把新鲜经验加以归纳总结,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更好地运用和指导实践。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颠扑不破的真理。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不是文化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复古主义,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发掘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髓要义,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更具理论活力、更添现实意义、更显中国底色。要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中央文件精神和重要举措,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思想道德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向美。

新时代新征程,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论断,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