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2年01月25日09:27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鸟儿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流连栖息。(□资料图)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毛鑫鑫 赵丰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明确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并从加快构筑黄河安澜屏障、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积极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标杆四个方面作出详细部署。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定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筑牢安澜屏障,管好黄河“水袋子”

黄河宁,天下平。政府工作报告将构筑黄河安澜屏障作为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首要重点工作。山东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副主任陈海峰委员对此深有感触:“江河安澜,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和利益所在,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打造‘幸福河’的首要保障和先决条件。”

去年黄河干流出现1985年以来最严重秋汛,东平湖老湖持续超警戒水位25天。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我省各级盯紧“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目标,抓住“精准预测、科学调度、主动防守”三个关键,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这次秋汛也暴露出我省黄河防汛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预警监测。”陈海峰发现,政府工作报告针对这些短板弱项,一一作出了具体安排。

“以补短板为工作突破口,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初设报告,力争初设获批并于下半年开工。”他说,山东还将开展智慧水利建设,完成“智慧山东黄河平台(一期)”建设,建立山东黄河数字孪生平台,研发“2+N”(防汛、水资源+其他)智慧化应用体系。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山东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原局长刘建良委员,多年来一直关注水资源安全问题。“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珍惜每一滴黄河水,农业要加快向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转变。我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灌溉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应大力发展更多的节水小麦、旱作小麦和旱作果蔬,在相关品种研发上尽快行动,见到实效。”

他还建议,山地丘陵地区要多栽树多种草,让洪水慢下来,平原地区要把坑塘、湿地等“天然的盛水盆”恢复起来,既可以蓄积洪水,还可以涵养土壤,弥补全省地下水超采问题。

盯住重点区域,全力打造“生态廊道”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下游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

去年,我省集中开工了一批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菏泽市李村镇黄河生态提升项目,集沿黄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历史印记于一体,已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黄河风情景观带。

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代表说,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高度重视沿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菏泽对沿黄4县区开展了国土空间论证,对东明县实行‘北工南农’功能区规划,把工业限定在北部5乡镇,南部9乡镇全部作为生态保护功能区,努力为全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探索路子。”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报告提出,要加强黄河干支流生态保护,实施黄河入海口、东平湖、南四湖、泰沂山区等重点区域保护修复工程。

“围绕东平湖沿岸综合治理,我们在全省率先设立生态保护修复基金,开展了清网净湖、餐船取缔等‘九大攻坚’综合整治,清理网箱网围水面12.6万亩、砂场109处、沿湖违建447处,建成沿湖生态隔离带74公里,东平湖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泰安市市长张涛代表表示,将继续提升泰山区域生态功能、加强大汶河流域生态修复,持续推动东平湖区域生态治理。

按照规划,当前山东正统筹开展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沿黄生态保护带打造等工作,今年还将全力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快编制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促进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

“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要以重大项目为核心抓手。”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韩景敏委员介绍,我省将在黄河三角洲开展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和海草床修复等工程,组织实施“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和保护区网络化示范项目”、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试点工程等试点示范项目,全力构筑黄河下游生态安全屏障。

昂起龙头,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实施好黄河国家战略,生态保护是“先手棋”,高质量发展是“必答题”。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标杆,必须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

“何谓标杆?对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来说,就是要建设高标准规划、高效能服务、高端产业集聚的一流开放创新载体。”济南市委副书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边祥慧委员表示,去年起步区签约落地30多个高端优质项目,总投资759.6亿元,黄河济泺路隧道、凤凰黄河大桥建成通车,黄河体育中心、黄河会展中心、黄河大道等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发展活力加速释放,进入全面起势的新阶段。

围绕“三高”目标谋划发展,边祥慧说,起步区将着眼千秋大计、城市精品,推动规划编制提档升级,持续深化“新区特办”机制,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同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方向,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

区域协调发展,是打造标杆的重要标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去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省级新区建设拉开大幕为突破菏泽带来重大机遇。“新区建设,要一次性规划、整合到位,3年内高标准配齐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5平方公里的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科创产业、产城融合等10大产业聚集区,形成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省一流的特色新区。”张新文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筑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释放出以科技创新赋能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作为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博兴县市场主体众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近年来,我们强化政策集成,创优服务机制,支持引导企业抓创新、重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62家,10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博兴县委书记高志国代表说,博兴将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建好用活创新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成长性企业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