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文旅融合“小院+”模式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10月07日16:5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为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全市基层文化阵地资源优势,建设提升“小院”模式升级版示范点。以“种文化创生活小院”为引领,带动全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功能升级、效能放大,建立纵横联通、服务优质、覆盖辖区的优质文化资源流通体系。

拓宽优质文化资源流通渠道

本着深化文旅融合、扩展阵地功能、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文化品牌的需求,依托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传统文化、儒学讲堂、农家书屋、村史馆(历史文化展示)、非遗项目、产业园区等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在全市打造100个“种文化创生活小院”,加强“小院”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种文化创生活小院”,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全面发展的代名词,不限于村居的某一处文化阵地。每个“小院”确立清晰的文化特色资源发展定位,或具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或建有村史馆或高标准孟子学堂,或具有旅游、产业、民宿、采摘等特色资源,横向拓展文化艺术与产业相联系,纵向对接上级扶持政策、资金,全力带动周边村居文化旅游工作。同时,打造特色“乡村书房”、“文化长廊”,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文艺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其中,体验主角价值,让群众享受到充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小院+”模式激活乡村

依托“小院”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新文化空间,活化乡村文化资源。以“小院+文化”、“小院+书院”、“小院+艺术”、“小院+非遗”、“小院+旅游”、“小院+产业”等模式,建立“小院”文旅全面发展的内生机制,用新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振兴道路。100个“小院”中,推出20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小院和20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小院重点建设。在常态化开放利用好文化阵地,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的同时,深入挖掘“小院”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传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讲好“小院故事”,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引进文旅产业进驻开放小院,探索乡村居民共同富裕路径,提升农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以“种文化•创生活”志愿服务为引领,镇街、村(社区)分别建立一支文化志愿者团队,精准对接服务基层受众,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改善百姓的精神风貌,达到在基层“种文化•创生活”的目的。张庄镇吉玉庄村有玫瑰花、菊花花种植基地,线上线下销售,成立以退休村支部书记带领的志愿“邻里互助队”,形成良好的村风村貌,在周边村居影响深远。北宿镇吴官村常年搜集村里老物件,正在建设乡土记忆馆,有着一支村支部书记带头,村文化骨干“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村里大事小事闲事,事事跟上志愿服务,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

文化加码,惠民活动新常态

“小院”建设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每个“小院”配备一名文化管理员,按时按需开放文化阵地,指导“小院”根据村居常住人群“一老一小”,结合传统佳节,开展“邻里互助美·敬老幸福餐”文化惠民活动,在青少年群体推广“少年孟子读书班”,常态化开设公益讲堂,培育青少年文化阵地。千泉街道兴隆社区“墨香小院”,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我爱墨香.我爱书法”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书法、喜爱书法、走进墨香,增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小院”展示着孩子们的书法作品,每一幅都展现出孩子们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截至目前,兴隆社区墨香小院组织“我爱墨香.我爱书法”体验活动100余场次,参加活动青少年2000余人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学习、体验书法艺术的好去处。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布“小院”特色资源视频。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专题宣传,推出“种文化创生活•希望小院”文化地标小程序,图文并茂展示、导航“小院”。持续汇总全市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由文化志愿者认领特色“小院”,定期到包保“小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文化志愿服务覆盖特色文化资源的“小院”方阵。

邹城市“种文化创生活小院”将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激活乡土文化、旅游、物产等资源,发展有温度、有文化、有内涵的乡村旅游探索,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文旅融合“小院+”模式借助新型文化创意、旅游平台、特色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资源的辐射带动作业,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全面发展乡村特色文化。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