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三五”|济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21年02月09日14:02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十三五”期间,济宁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稳步提高。

农业生产实力大幅增强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连续7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50万吨以上。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2015年462.76亿元增加至2020年565.6亿元、年均增加20.36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在全省率先实施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5家,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领域科技支撑逐渐强化,建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191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1个,运用物联网技术装备的规模生产基地88个。

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聚力培育“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52家、完成营业收入3545.9亿元,2016-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1.2%。技术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大力实施千亿技改工程、“双千技改”工程、“双十百千亿”工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4.3%、较201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1%、较2015年提高5.9个百分点,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6—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占GDP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租赁商务、信息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其他服务业年均增长10.5%、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夜间文旅集聚区,“四馆一城”文化地标带动明显,尼山圣境、上九古村开发等文化产业项目拉动显著增强,研学旅游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3.23亿人次,研学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7.02%,建成“尼山书院”13处、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旅游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分别达3.74%、4.92%。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