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访谈 | 马金朋:建设红色博物馆,让历史告诉未来

2021年01月05日15:3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一位七旬老人,为何对红色文化情有独钟?

拆掉自家老宅,建设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有人说他异想天开,为何还要苦苦坚持?

一件件文物,怎样述说侵略者的兽行和残暴?

一件件文物,又是如何见证中华民族的勇敢坚毅和威武不屈?

辞旧岁,迎新年之际,2021年第一期《闫虹访谈》,栏目组走进金乡县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共同感受红色文化。在自家老宅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的马金朋一家,究竟有着怎样的愿望和初心?

在金乡霄云镇鲍楼村村东头,一处墙体通红的住宅格外显眼,一面红旗插在房檐一角,墙体上写着“让历史告诉未来”七个大字,与周边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就是村民马金朋拆掉自家老宅建设的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两年前,博物馆正式建成,里面陈列着一千多件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物件”,免费向公众开放。从此,老宅的主人,鲍楼村村民马金朋又多了一个“馆长”的新头衔。在自家老宅上建设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今年70岁的马馆长,当初是怎么想的?

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共有五间展厅,分别以“金乡惨案”、“侵华日军的统治与暴行”、“侵华日军罪证厅”、“抗日烽火燃遍金乡大地”、“山东抗日根据地”等主题命名,每间展厅主题鲜明,每件藏品都配有历史出处和历史背景说明,细微之处,瞬间将参观者拉回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之所以对红色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马金朋认为,自己的家族,有着优秀的革命传统,有着深厚红色基因。

1950年出生的马金朋,从小深受家人的影响,立志成为像叔叔一样的优秀军人。1969入伍参军,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坚守军人本色、多次得到单位表彰。后来又在鲍楼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五年前,他萌生了建设一个红色文化博物馆的想法,他的这一想法,孩子们都很认可,尤其是得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马尚的支持。

抗战时期,鲍楼村作为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也是苏鲁豫边区党政机关的驻地。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为了让后人铭记曾经的历史,马金朋多年前就有建一座红色文化博物馆的想法。2017年,和家人商议后,马金朋把家里唯一的老宅拆掉,孩子们支持资金共计300多万,用于场馆建设和文物征集。

场馆建设期间,为了把资金用在刀刃上,马金朋在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的情况下,能自己干的活他都亲自干。为了建馆,马金朋把自己省吃俭用大半辈子攒下来的30万元养老钱,也全部拿了出来。

2018年,博物馆建成使用。这本厚厚的登记簿,密密麻麻地登记着来访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最忙的一天,马金朋接待了4个团队,都是来馆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虽然接待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参观的游客能有收获,他就觉得倍感欣慰。当初建馆时,有些认为马金朋纯属异想天开的村民,如今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年70岁的马金朋,毕竟年龄大了,加之听力不好,跟游客交流起来,时常感到吃力。一旦遇到人多的团, 就有些力不从心。村民马爱军是马金朋的本家弟弟,几年来没少帮忙,看到马金朋听力不好,马爱军就主动站出来,担任馆里的义务讲解员。

“侵华日军于1938年5月11日在金乡地区制造了山东“八大惨案”之一的“金乡惨案”,造成3347名同胞遇难、670余间房屋被烧(炸)毁”。日军在金乡犯下的滔天罪行,都能在博物馆内收藏的惨案的照片及实物中,得到印证。

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图片上,写着“不许可”的字样,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防毒面具及装备,也证明了日军在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的残虐暴行。

这把外观看起来很简陋的手枪,叫做“独一撅”。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曾经使用的武器。尽管我军的装备,不如日军的先进,但是中华民族英勇顽强抗击外敌的精神,让我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把大刀,也是当年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武器。历经70多年的烽火岁月,见证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英雄气节。

在建设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的过程中,马金朋的大儿子马尚除了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还承担了许多关键环节的工作。馆里的大部分藏品,都是马尚协助父亲收藏到的。帮助父亲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一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是马尚从小的一个情结。

鲁西抗日根据地“鲁西银行”发行的鲁西币,在冀鲁豫边区、山东抗日根据地西部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它在中国革命根据地金融货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新中国“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

湖西中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微山湖以西的抗日根据地内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学校,以培养抗日党政军工作干部为目的。这所学校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极端艰苦的时期,培养了近千名优秀干部。在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这枚湖西中学的徽章,尤其珍贵。作为湖西中学的故乡,这枚从江西收藏家手中辗转收藏到的徽章,如今终于“回家了”。

创办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马尚的生活就被这间老屋“牵绊”住了。平时在北京工作生活的马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收藏文物,调查走访当事人,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成了他又一项重要的任务。博物馆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马金朋一家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打造出一个集展览、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让这个博物馆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任。

在自己家里建红色文化博物馆,大房子里摆满了上千件文物,马金朋老两口只好住在一间很小的偏房里,虽然条件简陋,一家人却其乐融融。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让历史告诉未来”。金乡县复兴红色文化博物馆建成两年多来,已经接待了3万多名来参观的客人。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虽然静默不言,却于无声中述说着沧桑的历史,记录着民族曾经历经的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万众一心昂扬奋进的意志。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