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警务运行流程 济宁推动网格化动态接处警变革

2020年10月22日08:18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去年11月以来,济宁市公安局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在市区和下辖各市县实施接处警由派出所整体移交特巡警工作机制,吹响再造警务运行流程、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的冲锋号。济宁城区在110接处警改革中,深入推进网格化动态接警,优化处置流程,进一步盘活警力资源,推进警务流程再造,推动各警种和部门履行主责主业,有力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特巡警变成接处警“主角”

作为专业化的应急处突力量,济宁市公安局特巡警民警、辅警分别占全市民警、辅警总警力的6%、25%。去年,济宁公安成立由特巡警组成的“猎鹰行动队”,开展全天候武装巡逻、动中备勤,打击街面违法犯罪。一旦遇有警情,“猎鹰行动队”第一时间到达、处置,大大提高了街面快速反应能力。截至目前,全市18支“猎鹰行动队”和数十个轻重装车组,已累计办理各类案件1156起,抓获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223名。

“‘猎鹰行动队’参与接处警,为构建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注入了新动能,其出色表现证明特巡警有能力承担接处警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决定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全面开展110接处警改革工作。”济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海洋说。

2019年11月19日,济宁城区40辆巡逻摩托车、18个网格接处警PTU车组,奔赴各自辖区网格,全面开展110动态接处警工作。

110接处警改革启动后,济宁市公安机关围绕“预警、接警、派警、出警、处警”5个环节,网格化布警、一体化巡处、扁平化指挥、规范化处警,做到“以动制动、以快制快”,全面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全市特巡警和辅警每天三分之二的警力投向街面,三分之一的警力备勤训练,随时保持接处警实战状态。接处警主体力量的变革,既发挥了特巡警优势,又解放了派出所警力,实现了互补双赢。

为强化110接处警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济宁市公安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研究制订特巡警动态接处警工作实施方案、110接处警工作细则等规范,明确特巡警在城区“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工作职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治安、法制、信通、督察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协调推进特巡警接处警工作高效运转。

网格化布警,打造群众身边的“神兵神将”

今年4月22日21时59分,济宁市公安局兖州分局第一网格三区接到指挥中心指令:一娱乐场所门口发生纠纷,现场不少群众聚集围观。

22时01分,分局特巡警大队第一、二、四、五网格联动出警,快速到达并控制现场。情绪激动的双方当事人看到装备整齐的特巡警队员出现,各自认错后离开。

出警快一秒,平安多一分。济宁市公安局锚定“5分钟到达现场处置”的目标,分析城区面积、警情数量、治安状况,将全市划分为51个接处警网格,确保每个网格至少有5名民警、20名辅警的警力配备。“网格化布警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网格内处处有民警、时时可接警,最大限度压缩出警时间。”济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庆春说。

为确保网格划分更合理,济宁市公安局坚持因地制宜,不靠“一个方子治病”。任城公安分局以所为点、以路为线,将辖区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其中,针对任兴、南张两个派出所辖区跨度长的实际,将其分别纳入3个网格,确保实现警力5分钟到达目标。金乡县公安局以城区4大驻勤点为圆心,打造了常规半径1公里的智能化、实战化、精准化警务生态圈。目前,济宁市城区出警时间已由改革前的平均7.8分钟缩短至4.32分钟。

要出警快,更要处置漂亮,才能真正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神兵神将”。为提高110接处警民警工作能力,改革之初,特巡警支队就以出警班组为单位,采取跟班学习、骨干带领等方式,指导接处警民警熟练掌握指挥流程、职责规范、设备应用及武器装备使用,实现接处警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化。特别是对一些后续需要移交处理的案件,接处警班组作为第一责任主体,需要第一时间搜集固定证据、开展现场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并按照有关要求统一录入,为移交和后续案件办理打好基础。

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济宁市公安机关每周评选“110接处警之星”,评选标兵、能手,培养了一批接处警业务骨干。市中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孟震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表现优秀,他连续3次被评为“110接处警之星”。“参与110接处警工作后,我不仅学会了执法办案,还养成了主动思考、创新工作的习惯。”孟震说。

去年11月以来,济宁市城区51个网格共接警8万余起,其中求助类警情现场处结率为96.3%、纠纷类警情现场处结率为92.2%,比既定目标分别高出6.3%、22.2%,全市城区警情数据同比下降17.4%。

实现全流程监督、扁平化指挥

7月13日9时,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指挥中心主任张亿在分局指挥中心大厅组织召开110接处警警情分析会,与会的各特巡警中队长、部分派出所所长就各自辖区110接处警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分析会上现场研究拿出解决方案。作为市中分局专职指挥长,主持召开警情分析会是张亿每周一的例行动作。

专人负专责。自110接处警改革之初,济宁市公安局就从体制上解决专人专责的问题,实行专职指挥长工作机制。市、县两级遴选的专职指挥长全部转入指挥中心,确保每名指挥长可以心无旁骛地专职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设立78名专职指挥长,在指挥调度、执法规范监督、重大警情处置等方面负专责,打造了专业、高效、权威的指挥中枢。

济宁市公安局优化现有指挥调度模块,实施流程再造工程,重新梳理6大类重大紧急警情,完善指挥处置流程,对12类26种高发频发警情制订“微预案”,实现了扁平化指挥、规范化处警。对于需要移交派出所或相关专业警种的警情,严格执行动态处警警情管辖工作规定,确保警情正常流转、案件顺利办结。

在济宁市公安局110接处警指挥大厅,专职指挥长席位格外醒目。指挥中心主任李庆春告诉记者,专职指挥长专门承担警情的全流程跟踪处置,实行主副班24小时轮值制度,指挥长挂牌上岗,每天早晚两次视频调度全市社会治安状况。各县市区局专职指挥长24小时在市局视频监督下开展工作。

在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下,济宁市公安机关还建立警情“日清零”制度,对受理的每一起警情实行首接负责、全程督办、民意回访,力争每起警情日清日结、群众满意。今年以来受理的22万余起警情,已全部实现了“清零”。

专职专责更要专业。济宁市公安局建立即时培训、每周研讨、一警一考、实战演练等工作制度,先后举办专职指挥长信息系统、警情处置等培训班16批次,培训人员1150人次,确保实现各类重大紧急警情的处置预案、工作流程、信息报送、系统应用、法律常识“五个熟练掌握”。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局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出台6项刚性规定,5次开展无预案重大警情实战演练,提高了精准指挥、权威调度专业化能力,实现对110接处警警情处置的无缝隙衔接、全流程监督。

济宁市建立市、县两级接处警回访机制,对每一起接处警进行回访问效,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和评价处置工作质效的重要参考,切实提升了接处警工作质量。

派出所“减负增效”释放治安防控力量

“特巡警动态接处警改革的目的是让派出所从繁重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好地履行社会治安基础建设和防范主责主业。目前,济宁市城区70%以上的警情得到前期处置和分流,使得派出所民警有时间、有精力投入社区治安防范中去。”李海洋介绍说。

济宁市公安局对全市派出所警力进行重组编成,在城区派出所和警力较多的镇派出所推动“一室两队”改革。全市205个派出所全部设置集情报汇集、信息研判、警力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室,148个派出所设置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57个派出所按照“一警多能”要求实行警务区责任制,社区民警占全市派出所民警的41.7%。全市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开展基础信息摸排,和社区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携手同心,为平安创建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安局全力打造以社区民警为核心的高质量、高效能基层治安防范团队。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主导作用,深度融合网格员、警务助理、警保联控队员和群防群治力量,辐射全市每个小区、村居、单位,开展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为主的平安创建工作,社区民警带队巡逻、就地接处纠纷求助警情、社区发生案事件必到现场制度逐步建立。济宁市公安局还坚持向科技要平安,推动智慧社区警务建设,搭建全市智慧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实现社区警务工作“信息精细推送、要素智能采集、任务精准派单、矛盾隐患动态清零、档案自动生成、考核实时完成”。

为深入推进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济宁市在全市各派出所建设“和为贵”调解室,深入推进“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工作,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机制,联合司法部门建立县、镇、村三级调解中心。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658个。

济宁市各派出所指导老旧小区建立“自管会”、党员义务巡逻队、“巧媳妇”纠纷调解等一批防范组织,增强了基层创安活力。今年6月10日,市中义警协会正式成立,目前已组建4个工作站和工作分站、30余个义警工作点,发展义警志愿者1200余名,组织开展安全防范检查、入户走访、疏导交通300余人次,援助群众100余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2起,进社区开展公共安全宣传68次。

特巡警动态接处警解放了派出所警力,派出所又从源头上有效防控了警情的高发多发,形成良性循环。今年上半年,全市2589个小区、1220个单位实现“零发案”,市区“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8.96%。

延伸阅读

“1+5”指挥机制提升实战水平

特巡警动态接警能否精准高效,指挥调度是关键。济宁市公安局以打造实体化警务实战中心为目标,建立专职指挥长和5个警种常驻指挥调度大厅工作机制,提升“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水平。

济宁市公安局选拔6名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作为首批专职指挥长,各县市区局各选配专职指挥长3至5名,实行24小时轮值制度,行使本级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最高指挥职能。法制、特警等警种常驻指挥调度大厅,一旦发生重大紧急警情,专职指挥长立即召集进驻警种同步上案、全程介入、合成作战,及时为处警民警提供点对点的数据、法律等全方位支持。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公安局专职指挥长先后组织合成作战处置117起重大紧急案事件。

“1+5”指挥机制高效运行,得益于信息的强力支撑。济宁市公安局在数据赋能上下功夫,完善各类数据库信息,优化“排查摸底、研判评估、整改化解”三位一体工作法,形成专题风险研判报告11份,成为服务实战的“指南针”。

“路长制”挤压街面犯罪空间

为强化城区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济宁市公安局打破警种界限,推动联动融合,构建起全警覆盖、全警参与的勤务管理框架。

去年8月,济宁市公安局在全市主城区部署开展“路长制”工作,由局机关民警、主城区派出所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履行三级“路长”职责,根据辖区实际确定执勤点段,因地制宜灵活安排执勤时间段,确保警力在需要的地点、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路长制”打破警种间各自为战的局限,全市850名各级“路长”、1677名“路管员”既管交通又管治安,实现了对道路交通和治安防控的一体化治理。今年上半年,济宁主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同比提升12%。

市中公安分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警保联控”工作站,整合企事业单位保安队员和各类治安积极分子,纳入联控联勤范畴。遇到案事件,指挥中心统一下达指令,由巡警队员带领警保队员迅速处置。

目前,全市已建设“警保联控”工作站124处。“警保联控”机制运行以来,警保队员累计参与处置治安警情1689次,协助侦破刑事案件465起。

(来源:济宁长安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