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激活乡村密码 兖州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2020年04月29日09:42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杨柳

近几年,兖州区始终把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放在首位,坚持高点定位、因地制宜,注重穿点成线、以点带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兖州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密码,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

线上线下齐发力 家庭农场实现盈利多元化

“现在刚结了瓜,还得等20多天才能成熟,到时候就可以采摘了,尝尝咱自己种的哈密瓜。”近日,在位于兖州区新兖镇大南铺村的向阳花家庭农场内,负责人马兆文正忙着和工人一起给瓜藤拴绳,身为“农场主”的她根本闲不住,每天都要给自己找点活干。

瓜藤拴绳

只见农场内有30多个冬暖式大棚,其中30个主要种植羊角蜜甜瓜、哈密瓜等优质瓜菜,“从育苗开始经过不断摸索经验、改进技术,现在一年能种出两茬瓜果,每年的第一茬在正月初六开始播种,5月下旬陆续成熟上市,随后再种第二茬瓜果,并且错开种植时间,避免集中上市压低价格。”马兆文告诉记者,一亩地一茬能产瓜果6000斤,每斤能卖5~6元,高出市场价近一倍。

据悉,疫情初期,不少菜农面临着蔬菜滞销的问题,马兆文农场内几个蔬菜暖棚也受到了疫情影响。为了尽可能将新鲜蔬菜送上百姓餐桌,减少菜农的损失,兖州区农广校开通了网络培训课堂,交流探讨疫情下农产品的销售策略,帮助菜农通过微信群将蔬菜销售出去。那段时间,马兆文负责联系菜农,统计出每个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然后现采摘现包装,通过微信预定,把安全健康的蔬菜定时配送到小区门口。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马兆文农场的蔬菜在线上销了2万多斤,基本没受到疫情的影响。

此外,向阳花家庭农场内还规划建设了30亩“一分地”市民菜园,租赁给会员,一亩地平均分成8份,每份每年租金800元,当前已有会员70余人。菜园采取土地租赁、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进行经营,菜熟了会通过微信通知,会员随时可以到自己的菜地采摘。“多元经营家庭农场,不仅可以激活农场的发展,同时为市民增加了一处农业休闲、采摘、科普的好去处,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一个创业示范样板。”兖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活土地文章 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记者从兖州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去年,益海嘉里晋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26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03%,创成省级首批“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去年以来,兖州区实行“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列菜单、政府来买单”三级联动培训模式,惠及1300余人。还开展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工作,4个镇被授予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31人获得市乡村振兴合伙人证书。而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兖州区共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6个,省级森林镇1个、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村居1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个。同时,兖州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40%以上的村庄达到森林乡村重点村绿化标准,累计完成农村改厕3.1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普及率达到40%。

此外,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下步,兖州区将继续以示范项目创建为突破,以土地流转为支撑,以“双基”建设为保障,做活土地文章,大力发展“可自持、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项目,打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产业基础,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作示范”。

集体经济达70万元 “空壳村”有了“钱袋子”

“我们葡萄园的避雨棚刚改造完不久,今年葡萄的品质和口感肯定会有所提升。”4月21日,在兖州区漕河镇管家口村的一片葡萄园内,村支书王法义正查看着今年葡萄的长势。原来一穷二白的小村子,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一引四联双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而这小小的葡萄园就是管家口村强起来的突破口。

前几年,管家口村将全村1300多亩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规划建设200亩优质无公害果品种植基地和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以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建设一期百亩优质葡萄基地。在此基础上,村里成立了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推动产业强村。

“没包地之前就光地那点收入,一亩地一年挣不了一千块钱。现在包给村里土地流转之后,再加上自己打工,一个劳动力一年多收一两万块钱是有把握的。”村民管邦明说道。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年纪轻、学历高的王法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提出了“党建促发展、党员作示范、建立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管家口村确立了以高端优质葡萄种植为突破口,联农户、联技术、联市场、联社会资本,高标准打造强村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一引四联双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村民不仅可以收取每亩925元的地租,还可以在产业基地打工。”王法义说,村里下一步种植的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预计能使村集体收入增加5.8万元,村民每亩收益约为1300元。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