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一亩棚抵十亩田,一年四季都生钱

2020年03月13日14:46  来源:经济日报

3月10日阳光明媚,在山东曲阜市吴村镇丛庄村三座崭新的高标准设施大棚里,西葫芦进入了采摘期,迎来了新建大棚的“头茬”果实,村民们一个个喜上眉梢,采摘、装筐,忙得不亦乐乎,前来批发采购的蔬菜商络绎不绝,一筐筐翠绿鲜嫩的西葫芦装上运往周边县市区的货车。

“现在正是收购旺季,三个棚一天能采1千斤,价格在2块左右,从上个月开始采摘到现在,已经卖出了5万多块钱。”刚装完邹城客户的货车,丛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马福友乐得合不拢嘴,“村里去年10月底建的这几个大棚,12月初就栽上了西葫芦,这个采摘季下来,村集体能年增收8万元。”

与丛庄村大棚基地仅有一路之隔的高楼村骊珠葡萄产业园里,一排排标准钢架大棚整齐排列,葡萄已结穗,长势旺盛。村支部书记郑立义正在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高楼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村里有41个高标准设施大棚,近期还刚引进了藤稔等新品种,实现了品质提升和产业升级。

“今年有了经验,一个棚亩产量我们有信心达到6千斤,一个棚就能卖出近6万元。按市场价最低20元来算,收入翻番没问题!”郑立义信心十足地说。

葡萄大棚指导完毕,郑立义又来到新建设的哈密瓜大棚,种植户正在忙着为瓜苗牵引绑蔓,村里长期聘请的青岛莱西指导员正讲解技术要领。

相比“老招牌”有机葡萄,哈密瓜是高楼村今年的“新秀”,十天前刚刚栽植好的第一批瓜苗现在长势喜人,看着满棚碧绿葱翠,郑立义喜上心头:“今年哈密瓜五一也能上市,亩产量能达到4、5千斤,按去年一斤最低6块钱算,一个棚保底收入3万块。”

高楼村的葡萄、哈密瓜,丛庄村的西葫芦,这些都是吴村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探索。2019年吴村镇又创新实施“飞地经济”村集体发展新模式,将5个乡村振兴服务村和3个济宁市派第一书记村乡村振兴帮扶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在试点村进行连片建设设施大棚,种植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截至目前,全镇已建设发展62个高标准大棚,占地300余亩。

大棚经济改变了以往“一麦一棒”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一座座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走出一条让农民增收、让农村变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亩棚抵十亩田,一年四季都生钱。”一句顺口溜,把曲阜市发展大棚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表现得淋漓尽致。疫情之下,大棚种植、收获也丝毫没有耽搁。近年来,曲阜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让当地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靠棚致富”,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平台,以发展高质量农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村庄产业发展新路径,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把建设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点来抓,大力培育特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曲阜市设施大棚占地面积1万余亩,吸纳附近村庄6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