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写兰:世间此兰最深情

2020年03月11日17:42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丁健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丁健)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是许多画家喜欢创作的题材,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在画兰的众多名家中,白蕉先生可谓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为何多年始终痴心画兰?他笔下的兰花又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蕉(1907-1969),本来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别署云间、济庐、复生、复翁等。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世事变迁,人生倏忽,他的本名并不为人所熟知,人们熟知他的,是他的另一个名字——白蕉,这个名字,在近代书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名。

中国兰花,不艳、不媚、不俗,其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兰花,自古有“君子之花”之美誉。兰香清雅,兰叶葳蕤。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作为君子之花,兰香,被誉为王者之香,这种宁静、纯粹、淡泊、自守的花儿,也因此寄寓了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圣人孔子曾为兰花写照:“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在圣人看来,兰花独持雅怀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高尚人格。把兰花加冕为王的也是孔子,他有“兰当为王者香”之语,对兰之美德推崇备至。

郑板桥在《折枝兰》一诗中写到:“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他在另一首《高山幽兰》中写:“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具有王者香的兰花,自然也是文人雅士非常爱画的题材。可是画过兰花的人会有一个体会,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笔兰草,真想把它画好,却殊非易事。寥寥几笔的兰叶,要画出其姿态的优美,看似柔软的线条,却又在那柔软里,藏着绵绵的内力。亲笔画过兰花的人会有感受,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画好兰花,其难度相当之大。

此外,“一世兰”还代表人一生的追求。应该如兰花一样,一世清白,一世馨香,一世安静自守。兰花虽小,却承载了中国文化千年历史的品格。兰花具有君子的品格,也是人格修养的榜样。

历代画家,皆有画兰高手。与前贤名家相比,白蕉先生写兰,着笔不多,而风神自远。他笔下的兰花,以墨兰为多,题句疏宕清放,若即若离,恰到好处。对于画兰体会,白蕉先生曾经自道甘苦:“花易叶难,笔易墨难,形易韵难,势在不疾而速,则得笔;时在不湿而润,则得墨。欲在无意矜持,而姿态横生,则韵全。”又云:“薰一箭数花,出梗之法,昔人多顺出,总不得力。不如逆入用笔作顿势,始见天然茁壮。”题兰句多有精彩之笔。如云:“一两朵花,三五张叶,笔口忽开,频年心力。”又云:“赵子固写兰,未脱和尚气,文征仲娟娟如处子,八大韵高,石涛气清,明清间可观者,唯此几家。”谢稚柳先生评价:“云间白蕉写兰,不独得笔墨之妙,为花传神,尤为前之作者所未有。”“以书法写兰,粉蝶翠荷,不入前人一笔。”

白蕉本姓何,年轻时,将姓名废去不用,更名为“白蕉”。然而这名字的来历,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谜团,无人知晓。据说,这个谜团的最终解开,是时隔多年后,才被揭晓的。据金学仪先生回忆,1923年,刚年满16岁的白蕉告别故乡,来到繁华的大上海求学。先入上海海澜英语专修学校,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在学校里白蕉遇见了一位同乡的女同学。两人很快就坠入了情网不能自拔,且私订了白首之约。但那个年代,婚姻大事岂容儿戏,若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是犯了大忌。两人的恋情遭到了家中长辈的一致反对。秦晋之好无法如愿,热恋从此变成了苦恋。有一次,在两人偷偷相会时,女同学送给白蕉一朵白色的美人蕉,花朵素洁清雅,迎风微拂,宛如在空中翩翩舞动的白蝶。白蕉见了,大为动容,索性弃了姓名,从此改名“白蕉”,以示对这段青涩时光的纪念。

白蕉先生爱兰,自然也是爱兰的君子之风,君子气节。看他笔下飘逸潇洒的兰花,又格外有一种坚韧坚贞的禀赋。想来,先生的心事,先生的才华,他那些心底的柔情与痴情,他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尽皆赋予这妙笔丹青,痴心的翰墨,交付这一枝枝兰花,盛开在洁白的宣纸上,绽放出这世间无限的深情。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