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生活之一《济宁:乡村振兴做实基础工程》

2020年01月11日08:30  来源:支部生活  作者:王磊 丁永宏

乡村振兴之路如何才能走深走实?山东省济宁市的做法是:立足市情,念活念好本土经,牵牢基层党的建设这个“牛鼻子”,引领带动乡村振兴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这一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济宁实践,作用和效果事半功倍,被称作“乡村振兴济宁模式”。

选优配强担当作为“领头雁”

从济宁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选好选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就可以带活一个村,致富一群人。

位于济宁微山湖腹地的渭河村,过去人们习惯了守着大湖打些鱼虾卖点小钱的慵懒日子,不少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当地县乡党委按照济宁市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和村(居)党支部书记任职标准,选拔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孙茂东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孙茂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党建+脱贫”。首先把搞水上营运者和靠湖养殖户联合起来,帮带村里的贫困户,成立航运公司,选聘了专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很快走上正轨,年营业收入3500余万元。不仅使贫困户全部脱贫,还壮大了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接着,孙茂东凭借渭河村独有的原生态湿地景观、淳朴的渔家文化、传统的渔猎 生活等优势,发展水上旅游业。以村集体 的名义注册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多层级旅游度假船。现在渭河村已是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一个几年前还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湖中渔村,很快就兴旺发达起来。

济宁市典型引路,抓点带面,截至去年底,所有行政村党支部全部按照农村党支部配备标准建立建强起来,同时对后进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严格遴选、任职,对不作为、无担当、不干事者予以坚决撤换。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选准头雁,配强班子,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干事兴业、勇于担当的战斗堡垒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总抓手”。 济宁市委书记傅明如是说。

“智慧三农”广播科技星火

“济宁作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大市,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农业、种植业这个关乎乡村振兴成败的基础工程要越发夯实。”这是济宁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有这样一个例子。济宁邹城市石墙镇前沃村62岁的王广栋,靠以前在部队农场学到的嫁接、地瓜种植技术,成为村里种植能手。他种植的“黄瓤地瓜”亩产可达6200斤,而且表皮光滑,没有坑洼,前来购买者要挨号、排队,供不应求。还有这核桃树,老王在树苗刚长到30厘米高时,适时优质嫁接,不仅产量高、而且皮薄得一捏就见果仁,更是果实饱满。由于种植技术过硬,村民们纷纷向老王请教,请他指点,老王成了村里的种植专家。在他的带动下,那几年,前沃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地瓜大王村”、“薄皮核桃村”,村民收入几近翻番。可就在这时老王却“弃农经商”,进城做起了生意。

眼看着村里的农业、种植业失去了一把示范好手,急坏了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他们决定“三顾茅庐请老王”。党支部书记提包里装上市、县两级出台的关于乡村振兴的人才招引、聘用红头文件,坐车前去请老王,终于让下定了回村干“土专家”、当村两委“农业参谋” 的决心。

当下,田间管理、果木修剪、浇水治虫处处活跃着老王的身影,写有“土专家”老王的农田管理示范责任牌,插到了田间地头。

记者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济宁兖州区看到,这里的每一块粮田都有农业专家、农技员、种田能手认领、包保,以保障粮食丰产丰收。济宁夏粮连续13连增,粮食生产平稳安全,夯实种植业这个基础始终不动摇。

济宁市招引、聘用乡村振兴人才两手抓,既给于外来专家、技术人员优厚待遇,又让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吃香,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库”,向“智慧三农”目标迈进。

受济宁市乡村振兴人才引进、聘用等优厚条件的吸引,本已在青岛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鱼台县李格镇青年李小刚,放弃优厚条件回乡创业,依托鱼台鱼米之乡优势,投资建成“山东鹤来香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运营手段全部采用“互联网+”,引领乡村振兴在高科技前沿迅跑。他还招收县域内残疾人就业,以增加弱势群体收入。“乡村振兴,不能让残疾人群体掉队。”李小刚表示。如今在这里打工的30多名残疾人收入已超过当地农民平均水平,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

记者看到,眼下济宁农民运用“互联网+”技术销售农产品、开网店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金乡蒜农通过“互联网+”将产品卖到日本、韩国、东南亚;鱼台县王鲁镇黑木耳种植基地,农民坐在办公室里通过互联网,遥控管理木耳生产、加工,科技之火正点燃、照亮济宁乡村振兴之路。

文旅项目既增收又塑人

如何补齐村民致富后精神风貌滞后短板?“济宁市借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文旅并行,以项目富民,以文化人,让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引领世风日上。”傅明先说。

随着乡村游、绿色行等短平快休闲时代的来临,济宁市选上了一批精准对路,绿色环保,富于文化内涵的乡村游文旅项目。如打造出具有千年历史的上九山古村落、羲皇庙遗址和460多年历史的的家风家训村等等,使人们在目睹乡村振兴进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受到当地民风民俗的滋养。这些文旅项目外在、内涵兼容,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这些绿色文旅游产业项目,为当地农民创新创造、发展致富产业提供了坚实后盾。旅游产品屡出奇观、供不应求,有的产品还登上了大雅之堂。如连续在全国河蟹大赛中荣获“金蟹奖”的“八条腿”微山湖大闸蟹,享誉江北的“小龙虾”, 京省驰名的“芦花鸡”、青山羊等成为游客的必购产品,成了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分别荣评全国、全省驰名商标。

当下,济宁市围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品牌打造、服务提升四大工程,立足生态资源特色,力求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实施“错位发展”,已形成石屋山乡、山野乐园、水上人家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出采摘、垂钓、探险等系列特色体验项目等,前来品赏乡土风情者络绎不绝。

济宁市借力面向农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宣讲”活动,深入挖掘蕴含在每一个古老村庄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古代廉吏故事重塑乡风民风。同时在村容整洁、卫生,村民举止文明上下功夫,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以身边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众、提升素质的村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儒学讲堂村、孝贤文化村、新乡贤村、德善一条街……遍布城乡、村街,以文化人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有3200名村民获评省、市、县好人、道德模范、文明之星、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群众增收入,乡风显文明,乡村振兴大有希望”傅明先表示。

(丁永宏  王磊)(2019年第6期)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