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述济宁之变——“美” 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新蝶变

2020年01月06日20:4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袁旭 陈文强 王玉鸿 李琳伟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袁旭 通讯员 陈文强 王玉鸿 李琳伟)去年以来,济宁市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示范引领、产业支撑、项目推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孔孟大地徐徐展开,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两天,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最后一批别墅建设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对外墙进行粉刷。

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村民陈光禄告诉记者,他家从前住的房子只有20多平方米,现在住的房子是240平方米,生活大有提高。

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村委会主任韩仰峰表示,他们建的是296套,老百姓拿12万,村里补几万,家家住的是别墅。

崔口村的变化得益于大蒜产业的发展。鱼山街道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蒜都特色小镇为载体,整合崔口村等21个村居进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做强做优大蒜产业,推动富民增收。

金乡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周利军告诉记者,以大蒜种植产业为基础,加工产业为支撑,仓储物流、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带为延伸,形成大蒜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局面,努力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创造经验、树立金乡样板。

产业富民让生活更美。济宁市围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产业振兴。共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28家;35个“济宁礼飨”农产品品牌入选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富民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宜居。在邹城市香城镇泉山沟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多姿多彩的文化墙,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邹城市香城镇泉山沟村村民孙钦霞开心的对记者说,他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铺上水泥路了,路两边有绿化带,家庭里边厕所也改造了,感觉很舒适。

香城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厕所革命”,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邹城市香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焦玉华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体现在“外在美”和“内在美”,让老百姓生活在美丽的人居环境当中,同时将文化融入到环境整治当中去。

环境整治让风光更美。去年以来,济宁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绿满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美丽庭院”创建。目前,济宁市已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收运处理体系;济宁市40%的村庄达到森林乡村重点村绿化标准,市县乡村四级美丽庭院示范户78811户,完成农村改厕132.2万户,济宁市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环境在提升,好民风也在各地文明实践中得以传承。在兖州,“蒲公英”夜堂利用每天晚上群众茶余饭后的时间,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将地方历史文化、移风易俗、村风民俗、家风传承等内容带给当地百姓。

兖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武云飞告诉记者,让专家教文化,让镇街、村(居)干部讲解党的政策,让村民与乡贤互动交流传播文明乡风民俗。全力实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夜堂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在兖州大地,遍地开花,结出硕果。

文明提升让乡风更美。目前,时代文明实践已在各地落地生根,济宁市共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镇街分中心154个、村居实践站3488个,建成村级儒学讲堂3740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拂孔孟大地,吹进百姓心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