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辑记者临沂革命老区行|依托红色民俗文化 “最穷的村”改头换面

2019年10月15日19:0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心融 孙灵帅 麻航

济宁新闻网10月15日讯(记者 王心融 通讯员 孙灵帅 麻航)今天上午,记者一行走进位于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脚下的费县大田庄五圣堂村,这座村落因村内有座供奉“儒家五圣”的祠堂而得名。

近年来,五圣堂村按照全乡“保护乡村风貌、凸显乡村风情、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的工作理念,精心建设美丽乡村,充分挖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依托区域内高达78%的森林覆盖率、抗大一分校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成为临沂市级“美在农家”示范村、费县“三同”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悲壮的“大青山战役”就发生在这座山中,五圣堂村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将美丽乡村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民俗、农耕等文化,以文化为灵魂,重建了抗大一分校旧址,还原了抗大学员学习与训练的场景,修复了抗大转移路,呈现了抗大学员转移时的艰辛历程;还建设了民俗文化馆,再现了打谷场等原生态生产场景,成为了人们体验农耕文化、寻找乡愁记忆的好去处,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

五圣堂村支部书记任庆学告诉记者,五圣堂村立足自然人文优势,还重点打造了费县“三同”教育基地,引导“三同教育”户26家,可容纳100多名学员入住,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增加了群众收入。运营两年以来,已先后接待学员128批6400人次。2017年,五圣堂村被省社会主义学院确定为教学实践基地。

那么,学员与游客到了村里如何吃,如何住?

整洁的院落,干净的床铺,烟火气十足的柴火锅正冒着热气……这是记者走进五圣堂村村民王照东的“果香小院”见到的场景。王照东正是一户“三同教育”联系户,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家里人准备今天中午的午餐。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家不住的空房子,从2014年开这家小院以来,平常除了接待三同教育学员,还接待来此旅游的游客。“除去自己地里的收入之外,游客多的时候,只做农家乐每年都能增收四五万元。”王照东笑呵呵地说,忙的时候,家里弟兄好几个都来帮忙,吃的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游客们都爱吃这一口。

现在的五圣堂村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变,通过美丽乡村带动,环境美了、产业来了、旅游旺了、群众富了。村支部书记任庆学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立足山村特色,围绕美丽乡村,把五圣堂村建成大花园、大果园、大公园、大乐园。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