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拟出台新政加快5G产业发展:2023年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2019年10月07日08:08  来源:齐鲁网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5G及其相关产业,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领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重点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先进省市都在抢抓机遇、布局5G产业,北京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上海设立支持5G应用专项资金,浙江省出台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数字山东建设,推进5G通讯、人工智能、量子通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把握5G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和相关产业化,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形成5G产业优势集聚区,对实现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今年2月开始着手起草工作,在前期组织专家充分调研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形成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5月5日,送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等30个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征求了意见,其中24个部门无意见,6个部门提出修改意见21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各部门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吸收,形成了《实施意见》(审议稿)。 7月1日召开由省直有关部门、重点企业、有关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论证完善,形成了《实施意见》(会签稿),于9月25日与相关单位正式会签。

《实施意见》共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确立了我省5G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总的想法是“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应用示范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通过5G组网和融合应用,最终带动我省相关制造业加快发展。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部分。紧密结合当前我省重大战略和发展实际,提出了网络建设、应用示范、产业发展3大重点任务的主要路径,每项重点任务都列出专栏,明确了具体发展重点。

第三部分,专项行动部分。紧扣任务目标,提出了4大专项行动,分别就创新提升、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网络安全等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部分。立足工作实际,分别从组织协调、财税政策、人才建设、发展环境等4方面提出了保障举措。

附: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5G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技术优势,加快5G产业发展,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应用示范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为建设数字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争取到2020年,实现设区市城区有重点应用需求的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对行业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解决方案;5G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企业实力增强,培育一批拳头产品,产业集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3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居全国前列;5G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对行业发展支撑渗透作用显著增强;基于5G与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省数字经济建设赋能作用显著提升;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在5G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培育或招引龙头企业5-8个,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5G产业链优势企业100家以上,打造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联产业增加值超过65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网络设施建设

统筹布局5G网络建设。探索新型5G网络部署方式,统筹使用各类社会资源,以“政府主导,铁塔统筹”模式推进通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5G网络试点和规模组网,有序扩大试点范围。2019年,开展商用试验和选点部署,完成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城区网络覆盖,建成5G网络示范区;2020年,完成市区政府机构、热门景点、大型场馆、交通枢纽等有重点应用需求的区域网络覆盖,主城区提供5G商用服务,加强重要建筑物内室分系统建设;2023年,逐步覆盖重点乡镇、农村,提升室分系统建设规模,优化室内外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重点任务:

1.5G网络建设。重点围绕全省高流量高价值区域、重点品牌宣传区域、垂直行业应用场景、铁路机场高速等交通枢纽区域,进一步推动《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落地实施,统筹室内外5G网络建设,开放共享路灯杆、指示牌、监控杆、信号杆等社会资源,建成5G网络示范区,满足垂直行业应用对移动网络差异化需求。优先完成市区、县城连续覆盖,逐步向乡镇、农村覆盖,打造先进、安全、泛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适时开展全省5G网络测试评估,创建网络质量监测和分析平台,提升信息基础资源管控和服务能力。

2.基站铁塔建设。制定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支持将5G站址、传输、电力等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优化通信塔建设审批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将铁塔、机房、电力配套资源与各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一塔多用、一杆多用”。

(二)加快行业应用示范

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文体旅游、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海洋、智慧农业、智慧应急、互联网金融、智安化工园区等10大领域,推动5G与垂直行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5G应用场景,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示范项目,培育一批5G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智能化水平。

重点任务:

1.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促进企业在各领域各层级数据资源的集成创新;积极开展5G网络技术试验,推动5G、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无源光纤网络(PON)和移动物联网等网络技术融合,加快推进5G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缺陷检测、物流追踪、云化机器人等具体场景应用,支持个性化定制、远程监控、远程运维、智能产品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动软件技术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延伸,增强核心及嵌入式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满足企业上云需求。

2.文体旅游。积极开展基于5G的超高清视频直播业务,支持制作体育、综艺、娱乐、文化科技超高清电视节目,推动5G、超高清视频在游戏、动漫、电影等领域的应用。发挥5G网络技术优势,推动高质量VR/AR内容处理走向云端,大力发展高信息吞吐量、高速高效、稳定性强、能耗及成本低的VR产品,加强虚拟现实装备生产和内容制作,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体验要求。利用5G、VR全景等新技术,开发文体旅游产品,推进旅游精准营销和智能化管理。

3.智慧政务。充分发挥5G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势,探索“5G+智慧政务”新模式。推进5G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完善“爱山东”APP功能,推动各级各部门移动端政务资源向“爱山东”APP全面整合,促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服务,打造政务服务手机APP“一屏式”服务,实现政务公共服务和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推进5G与政务办公深度融合,提升完善“山东通”APP功能,打造数字化、移动化、协同化和集约化为一体的移动办公平台,实现政务办公“掌上办”。

4.智慧交通。加快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结合环境感知、车载操作系统、高精度导航等核心技术,研发自动驾驶、自动泊车、人机交互和智能通讯等新兴车载电子、车载互联网产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公共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完善基础条件支撑,开展在智慧园区、高速公路等多种特殊场景下的5G车联网应用;加强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公安等多部门跨界合作,促进各类车联网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站、车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等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5.智慧医疗。结合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开展基于医疗设备数据采集的医疗监测与护理类应用、基于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基于视频与力反馈的远程操控类应用,实现医疗线上线下对接。大力发展健康监测装备、可穿戴医疗装备、医用机器人等新型医疗器械,研究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积极开发基于VR/AR技术的临床辅助、康复训练设备。

6.智慧海洋。发展智慧海洋平台,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探索5G、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海洋场景的结合点,打造智慧海洋全业务交互平台,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构建海洋信息获取、传输、分析、应用的全过程体系;开展智慧海洋监测,利用5G技术,强化岸基观测网、船联网、浮标潜标网、海底观测网等立体观测手段,优化海洋观测布局,增强海洋综合感知能力;建设智慧港口,发挥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在信息集成和平台建设等优势,逐步向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商、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变。加强港口信息数据联网和标准化建设,促进港口内部信息互联互通,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

7.智慧农业。围绕水产、林业、畜牧、种植业等重点领域,建设以特色粮经、水产品、畜产品、林产品等特色产业为基础的5G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借助5G网络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自动控制灌溉、无人机农药喷洒等功能。加强对涉牧运输车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输车、鲜奶运输车、生猪运输车)运行轨迹、音视频实时监管,实现移动监管APP检查结果及音视频实时传送;推进5G、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农业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在无人农场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生态无人农场。

8.智慧应急。充分利用5G技术构建由物联感知、空天感知、视频感知、舆情感知、全民感知等组成的强大感知网络,围绕城市安全监测、行业领域安全监测、地震地质灾害监测、区域风险隐患监测、应急救援现场实时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实现感知对象全覆盖、感知终端全接入、感知手段全融合、感知服务全统一,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实现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面向不同领域分类指导、科学预警。

9.互联网金融。基于5G与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开展智能客服、智慧银行、智能投顾、智能信贷、智能保险和智能监管等服务,降低消费者和投资者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实现金融服务个性化、定制化。构建智能金融信用评估机制与风险防范系统,实施金融风险智能监管。

10.智安化工园区。利用5G网络和大数据技术打造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在化工园区中开展“智安化工园区”试点建设,推进园区内企业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独栋厂房限人、二道门防人”工程和“智能化二道门”建设工程,提升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

(三)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重点聚焦5G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优做强5G核心产业,重点发展基于5G通信的基础元器件及关键材料、射频模块、光纤光缆、智能终端等产业,鼓励优势企业加强5G相关标准与产品研发,推动企业积极开拓5G产品市场,加快切入全球5G产品供应链,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5G核心产业集群。发展壮大5G关联产业,充分利用5G技术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提升应用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超高清视频等关联产业规模水平。

重点任务:

1.基础器件及关键材料产业。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加快推动碳化硅、氮化镓等5G关键环节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全球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高地。加强5G芯片、天线、光纤光缆、射频模块、功率器件、传感器等基础器件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和引导一批基础器件、关键材料制备企业进入全球知名5G企业供应链。

2.智能终端产业。以建设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积极引进知名企业落地山东,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基于5G的通信设备及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智能家居终端产品和为智能终端配套的零部件产品。

3.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鼓励重点企业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车联网平台的各类APP软件;支持企业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海洋、智慧农业、互联网金融等重点行业5G应用软件开发及信息服务。

4.云计算产业。利用5G技术推动云计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模式再创新。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公有云服务能力,扩展专有云应用范畴。积极宣传打造“云行齐鲁”区域品牌,大力推动企业上云用云。

5.大数据产业。围绕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交易、应用和安全等环节,积极运用5G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速数据聚合应用、互联互通,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持海洋大数据、煤矿安全大数据、化工产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地理信息大数据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工业、农业、政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6.人工智能产业。利用5G技术提升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培育形成一批拳头产品、特色创新型企业和标志性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与“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融合,形成一批科学有效的应用解决方案,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7.智能装备产业。推动5G技术在高端装备产业的应用,联合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龙头骨干企业等多方力量,重点研发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无人航行器、无人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装备等具有实时通信、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装备和产品,支持发展面向5G时代的新兴文化消费终端产品和文化装备,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

8.超高清(4K/8K)视频产业。推动5G产业和超高清视频产业协同发展,鼓励超高清视频自主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持电视企业扩大4K/8K超高清电视机生产规模,提高超高清电视市场占有率,推进4K/8K超高清芯片、大尺寸面板、机顶盒的产业化配套。支持建设超高清视频设备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三、专项行动

(一)创新提升行动

1.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加大对芯片、智能传感器、关键材料、天线等5G相关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突破5G与相关产业融合瓶颈技术。

2.打造一批创新载体。组建省5G产业联盟、智慧灯杆产业联盟;面向不同行业领域构建一批融合5G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打造1-2个具备国际影响力的5G联合创新中心。

3.构建创新合作机制。发挥“政产学研金服用”力量,组织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智库、产业联盟开展务实对接,招引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产品技术竞争能力强、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知名企业落地山东。

(二)试点示范行动

1.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围绕5G技术产品研发、重点行业领域应用,遴选和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2.培育一批智慧产业集群。鼓励重点产业集聚区围绕5G网络建设、工业大数据应用等培育一批产业聚集度高、区域带动性强、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产业集群。

3.创建一批5G产业园(基地)。选择资源基础好、经济实力强的地区搭建5G精品网络,打造一批集网络、应用、产业于一体的5G产业园(基地)。

(三)平台建设行动

1.建设5G测试验证服务平台。搭建5G公共测试认证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测试验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搭建5G核心器件技术开发平台、测试验证平台、产品分析测试平台。

2.构建5G产业动态监测平台。积极搭建5G产业基础数据库,跟踪全省5G产业最新进展,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提高经济预测、行业预判能力。

3.发展基于5G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1家以上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培育10家以上跨行业跨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100家以上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特定应用场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平台。

(四)网络安全行动

1.加强5G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5G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安全技术。加强5G终端芯片安全设计及硬件体系安全防护,建立5G网络与终端双安全体系。

2.强化5G应用数据安全保护。建立覆盖5G数据传输、存储、处理等过程的安全防御体系,着力从自动防御到主动检测转变,提升智能化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3.增强5G网络安全意识。大力普及5G网络安全知识,提高5G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完善5G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统筹部署网络建设、试点示范、资源配置等工作,实现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各市按照全省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应用示范工程及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发挥行业专家智库及社会组织作用,组建高层次的专家顾问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统筹现有有关专项资金,支持5G产业发展。鼓励各市设立5G发展专项资金及基金,全方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5G创新活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三)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实施企业家培训培养计划,加强5G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健全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机制,完善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鼓励省内高校设立5G相关专业,支持校企紧密合作,培养和招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5G产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打造5G高端人才团队。

(四)推进资源共建共享。高铁、机场、地铁、高速等交通枢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物业小区等相关公共资源要向5G基站建设开放,统筹基站及室内有(无)源分布系统建设,减免基站租赁费、资源占用等费用。将符合条件的5G基站纳入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支持5G基站电力引入改造,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转供电单位收取的预购电价标准,不得高于工商业单一制电价不满1千伏电压等级高峰时段电度电价。

(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协调和要素保障,积极支持5G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省内企业、科研院校主导或参与5G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大力开展5G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提升群众获得感。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