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王登甲:扎根农业40年 不忘初心勇担当

2019年09月21日12:1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崔相游 程明明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崔相游 通讯员 程明明)吃饭,吃饱饭,我们现在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还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扎根农业近40年的老农业人——王登甲。

浇水、挖菜、读书,这是很多老人的日常,而对于81岁的王登甲老人来说这是他一辈子的工作所带来的惯性动作。他的一生几乎全都奉献给了农业。王登甲1987年就晋升为高级农艺师,先后主持参与了13项科技攻关与开发项目,获省农业厅及济宁市级以上奖励9项,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篇,等等太多的荣誉甚至都已经数不清了。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有一颗初心。

王登甲生于1938年菏泽郓城,那个年代发生了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大事件,此时的中华大地上战乱纷飞。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这一年我国的一些省份又闹了旱灾,填饱肚子成了问题。当年才5岁的王登甲,便随着母亲逃荒要饭。

童年时的苦难遭遇深深烙在了他的心里,每当回忆起过往,王登甲都会不禁流下泪水。王登甲老人童年时的那段经历,如同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里的真实写照。不过,苦难的经历也在王登甲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立志学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时的祖国大地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开始走上复兴的道路,此时11岁的王登甲也回到了学校就学,并在1958年读初中的时候有了系统学习农业的机会。

1958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菏泽农业专科学校招收学生,王登甲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并成功被普通农学专业录取。

1962年,经过了四年学习的王登甲被分配到了省农业厅直属管理的白马河农场参加工作,第二年也就是1963年,调到我市峄山农技站,这一年王登甲与妻子管文英相识并结婚,1970年王登甲的妻子也随他来到邹城落户岗山铺村,从此王登甲在邹城扎了根。

从郓城到邹城,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孩子到从事农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王登甲实现了励志学农的愿望。但是,农业技术工作是个苦差事,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挑战等着王登甲一家。在基层农技站工作的这些年里,王登甲根本顾不上家,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双休日,交通不发达,平日里王登甲回家的时间也很少,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泡在田间地头、垄里坝上。

管文英老人对老伴王登甲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怨言的。毕竟,一个女人远离家乡孤身带着孩子,还要干农活挣工分,这在那个年代也是件很难的事,可以说家里的这半边天就是她一个人顶着。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管文英一个人撑起了所有的家庭事务,这也让王登甲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基层农技站这一干就是19年,这些年里他推广了绿肥、磷肥,培养了粮肥间作典型,写出了《绿肥压青,地肥粮丰》的文章,刊登在济宁农业科技简报上;开展了氮磷配比定位试验,写出了氮磷配比定位试验报告,编入《邹县土壤志》,对全县合理施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1982年,农业局农技站改革,重新划分出来一个植保站专门负责病虫害防治,王登甲被分配到这个新组建的科室主持工作,而这个时期花生蛴螬虫害正在逐年加重。看着近乎绝产的庄稼,王登甲很心疼,他觉得必须想办法防治这种虫害。虽然工作进了城,但是王登甲在香城、看庄等镇一蹲就是三年,无论黑夜还是白昼,几乎都在忘我地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夜以继日的观察试验和群众的积极响应,王登甲创新形成了防治成虫、控制幼虫,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与承包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方法经济、安全、简便、高效。此项成果甚至被一些知名专家所赞叹,先后获得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济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编入《昆虫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等书籍。

一直到1998年退休,王登甲一直在植保站工作,在植保站工作的这些年里,王登甲的花生区大黑腮金龟测报及防治技术研究、小坦尾腮金龟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西瓜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地瓜茎线虫病综合防治应用研究等均先后在植保学报、山东农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其中西瓜枯萎病研究的综合防效达95.5%,四年新增经济效益1889.6万元。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被中国农科院编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一书。

退休后的王登甲也没闲着,他自主开展了《大枣桃小食心虫测报与防治研究》,其成果可减少喷药防治2-3次,降低防治成本25%以上。还进行了硅肥应用研究,撰写试验报告22篇。2006年主持了我市的“硅肥生产与推广应用”项目,同年10月份便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有句形容农民辛苦劳作的俗话:“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这句话来形容王登甲也恰恰合适。1962年24岁的王登甲风华正茂,刚刚走出校园便一脸扎进了农田里,再一抬头,已是耄耋之年······

从旧中国时的逃荒要饭,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70年的变化真是沧海桑田,确实很了不起,令人感慨!这样的变化背后有太多太多像王登甲一样的农业人,他们用一生默默的付出,把一生都洒在了田野上!向他们致敬!我们后来人更要像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