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运多舛 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的农家女张苏兰

2019年09月09日09:1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身松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身松)在汶上县南站镇伊村,有一位农家妇女叫张苏兰,面对命运多舛,没有被击倒,她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在政府扶贫政策支持下,和妹妹承包十几亩地种植葡萄谋求脱贫致富。一个柔弱妇女不向命运低头坚强地撑起一个家,对她邻里乡亲无不交口称赞。

9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位于南站镇伊村东头葡萄园,在路边一个搭建简易房里见到张苏兰。她今年46岁,个头中等身材,做事干练,说话响亮。记者说明来意想采访她,她话还没有开口,泪水先流了下来。

张苏兰曾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一家四口,虽然生活艰辛倒也充满了欢乐。90年代后期她与丈夫在上海打工,先在服装厂干活,因为文化程度不高,随后在服装厂周边开了家小饭店,通过起早贪黑打拼,生活逐步有了起色。在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的一对在上海种植葡萄的山东老乡夫妻,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张苏兰跟着山东老乡学习种植葡萄。学到技术后,她与丈夫商量着想回老家种植葡萄,一开始遇到丈夫极力反对,后来山东老乡一起与他们夫妻商量劝说:“总是在外打工也不长久孩子不在身边,在老家始终都是个牵挂”。就这样,夫妻俩2011年在上海回到南站镇伊村种植葡萄。不到两年精心管理,葡萄长势喜人即将收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2年5 月,丈夫在葡萄园干活,感觉身体不适,浑身无力,告诉张苏兰后,因为葡萄园离不开人,让她女儿带着丈夫去检查身体,后来女儿来电话告诉她:“爸爸在检查,还没有结果,需要做骨穿刺检查”,听到这个消息,张苏兰心里有种不祥预兆,经过一段时间在济宁、济南检查最后确诊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个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让张苏兰整个人陷入了绝境与悲伤。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用光了所用的积蓄,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二十多万元,在最困难的时候想把葡萄园变卖给丈夫治病,在娘家兄妹劝说下打消这个念头,毕竟不管怎么以后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还有2个孩子需要抚养。 2015年11月丈夫病情突然恶化,但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丈夫的去世对张苏兰打击很大,她想到了一死了之,想到了远走高飞,但她一想到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和正在就读书的女儿,还有自己年迈父母时,她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埋藏在心底,把所有的泪水和苦都往自己肚子里咽。

每当夜晚忙完农活,独自坐下来仰望星空,想起曾与丈夫许下的爱情誓言,她一次又一次的落泪。现如今,她与丈夫天各一方,独自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在妹妹一家人帮助下精心打理经营自己葡萄园,在葡萄园里种植了6个品种,因为她种植葡萄味道香甜价格公道,深受周边乡镇及过往村民顾客的喜爱。贫苦家庭的孩子早懂事,让张苏兰最欣慰的事,女儿已经出嫁成家,儿子虽然成绩一般,但可爱懂事,很热爱集体,能坚持上学认真听讲。儿子现就读于济宁技师学院即将实习,他只愿望快点长大,好去挣钱,让妈妈过得轻松些,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与记者谈到自己儿女,张苏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常常告诫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教育好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命运的不济,生活的艰辛,更加激发了张苏兰抗争命运的勇气和意志,没有向命运低头,也不甘于贫困,作为贫困户,她没有“等、靠、要”,而是迎难而上,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命运。目前,她与母亲及妹妹坚守自己十多亩葡萄园,葡萄园不忙的时候去镇里服装厂打工,经过几年打拼,逐步还了一部分给丈夫治病欠下的帐。今年因为雨水多,葡萄园葡萄有点欠收,但张苏兰从未向村组织及上级提出过困难和要求。在整理好自己田地、葡萄园的同时,她还要打临工,挣钱补贴家用。

汶上县南站镇驻村帮扶干部,近几年来把张苏兰作为了重点帮扶对象,特别是今年来,驻村帮扶干部多次到葡萄园家里,鼓励她树立信心,对她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示赞赏,帮助她协调落实产业帮扶、扶贫特惠保险政策。村里把她家列入社会保障救助,南站镇也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她家暂时的困难予以支持。虽然家庭的灾难给她带来了无情的打击,但她却没有向灾难低头,对生活充满信心,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利用自己学到种植技,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种植,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她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干部的帮扶主要是起引导作用,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勤劳苦干,不要光想着依靠国家依靠别人。”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