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成方,鱼翔浅底!看兖州塌陷地上的乡村振兴

2019年08月04日14:53  来源:大众日报 · 新锐大众  作者:王德琬 王洪玮 张美荣

水塘成方,鱼翔浅底,村庄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7月10日,记者来到济宁市兖州区东南部的兴隆庄街道,看到经历了30多年地下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煤塌陷地却是一番靓丽情景。“兴隆庄街道面积54平方公里,却有仅4万亩变成了采煤塌陷地,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20多个搬迁村庄集中住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实现路、水、热、气、电、有线电视‘六通’和‘互联网’全覆盖。只要用心作为,采煤塌陷地上同样能实现乡村振兴。”兴隆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亚平介绍。

兖州辖区内有4座国有大型煤矿,目前造成采煤塌陷面积近4万亩,主要集中到兴隆庄街道和新驿镇两个区域。兖州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与新型工业城市规划建设相同步,向非煤产业转型找突破口,向塌陷地要工业发展空间,靠科技创新驱动,靠成长型、带动型的产业项目支撑,实施塌陷地乡村振兴攻坚战。2017年以来,仅兴隆庄街道利用塌陷地综合治理新上东升新材、福瑞思特实木地板等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业项目30多个,总投资20多亿元,去年实现两税收入6.29亿元。

在实施产业振兴过程中,兖州区补齐服务业“短板”,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占比。完善矿区发展规划,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每个矿区都重新编制规划了临矿商贸街。依托打造兖州枢纽型物流中心,放大煤矿公铁物流优势,传化、海天等知名物流龙头企业成为兖州现代物流中心的强力支撑。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引导扶持农民“触网”,矿区失地农民也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阵容,新业态成为兖州产业振兴乡村的新实践。

采煤塌陷,农民失去房屋、土地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兖州党政干部的一大课题。“镇当城建,同城发展,让群众生活得舒心、安心、开心是我们的首选。” 同样身居采煤塌陷地的新驿镇党委书记张钦国告诉记者,在城镇建设上必须克服狭隘思想,主动融入城市,高标准建设社区,这是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大势所趋。他们突出“人口向社区集中、设施向城市看齐、环境向宜居转变”三项重点,坚持“基础对接、产业联动、相向发展”三个方向,建管并重,多管齐下,加快实现镇域与城区的同质化对接融合。

兴隆庄将全街道40个村庄划分为驻地附近、兴隆矿周边和赵王河两岸三大示范片区,结合地域特色,倾力打造以巨王林、王家楼为代表的4个历史文化型,以小南湖、兴隆庄为代表的8个产业主导型和以护驾营、北湖为代表的5个休闲观光型特色村庄。继新村社区、大桥村社区等6个高标准社区建设完成之后,兴隆庄街道新建、在建社区4个,共计住宅楼144栋,60万平方米。兴隆、滨河社区住宅楼、幼儿园、商贸综合体等全部完工,水、电、气、暖管网完成铺设,3400余户近万名群众去年底搬迁入住。坚持地上地下齐头并进,软件硬件同步提升,制定了街道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投资1171万元,规划建设集污管网16.2公里,投资1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处。

兴隆庄街道绝大多数村庄都处于采煤塌陷区,这些村庄都急需搬迁,涉及到的人口占到辖区总人口的90%左右。失地农民的就业、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摆在了面前,兴隆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没回避,不推脱,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突出资源升级、环境改善,坚持由包袱负担定位向财富资源回归、工程治理为主向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种植农业向水生农业延展“三个转向”,通过“借势利用、生态重构、挖深垫浅”三种途径,统筹兼顾、综合开发,治理采煤塌陷地8000万亩,复垦总量达到1.5万亩,昔日的塌陷地基本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

在采煤塌陷地重点区域兖州区把增加失地群众收入作为民生的关键点。除了做好失地农民各种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保障之外,通过增加群众收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兴隆庄街道至少每个季度都要搞一次农民工就业专项招聘会,推动搬迁村庄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街道还利用塌陷地水面和土地流转,以及发展有机果蔬采摘基地种植等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1600多名群众实现了就业有了固定收入。(大众日报 · 新锐大众 记者:王德琬  通讯员:王洪玮 张美荣)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