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救护队》第三十一章 野人山九死一生 图云关英雄归来

2019年07月18日09:3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杨义堂

仁安羌大捷之后,中国远征军的命运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

蒋介石准备在曼德勒组织一次大会战,但是,担任左翼的英军不打招呼就撤退到印度去了。日军第十八师团突然千里奔袭,绕道远征军的后方,直取滇缅北部城市腊戌,切断了远征军的退路。

腊戌是缅甸铁路向北延伸的终点,也是滇缅公路的起点。从这里,由仰光港运送的美援物资卸下火车,装上汽车,由滇缅路运进中国。腊戌失守,意味着缅甸境内的远征军都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

四月二十八日,腊戌失守当天,负责防守腊戌的第六军军长逃到畹町,同刚刚开到畹町的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一道钻进装甲车,一口气逃到中国境内三百公里以外的保山。日军紧跟而来,占领了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

一场铁血远征,不仅兵败如山倒,还竟然把日本鬼子引入了中国本土的后门!

不详的预兆在远征军将士中弥漫。

孙立人匆匆来到救护队,林可胜抓住他说:“孙师长,听说日军已经切断了我们回国的退路,是吗?司令部准备怎么办?”

虽然战况凶险,孙立人仍然镇定地说:“林教授,情况紧急,日军已经切断了我们远征军主力的退路,司令部要我38师掩护第五军主力退却,希望你能带领伤病员撤退,我就没法再照顾你们了!”

尽管相处不久,但是林可胜已经深深为孙立人的军事才华和爱国精神所折服,缅甸的战况艰险程度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任何一次分别都有可能变成永恒,唯一的办法就是各自珍重。

林可胜突然一时哽咽,好不容易忍住了。他说:“唉,没想到情况会变成这样!放心吧,我们救护队一定照顾好咱们的伤兵。”

孙立人点点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匆匆离去了。

林可胜立即着手收拾,带上50多名救护队员和400多名伤病员一起回国。

大伙七手八脚把伤兵们抬上汽车,这时,一名伤兵抱着手榴弹,抓着林可胜的袖子说:“林队长,我们已经是累赘,你们走吧,别带我们了,让我们自尽报国吧!”

林可胜大声说:“胡说!我红会以救死扶伤、博爱恤兵为己任,有我红十字救护队在,谁也别想死,我们一起回去,请兄弟们一定相信我!”

救护队员们把伤员们一一抬上了汽车,大家也跟着坐了上去。

运输股主任胡会林、司机张世恩等发动了汽车,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路。

走着走着,听见曼德勒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一群一群的士兵和百姓却迎面跑了回来。张世恩停下车,拦住一名士兵,问道:“前面怎么啦?”

士兵说:“前面全是日本鬼子,我们回不去了!”

大家一片哗然:啊,这可怎么办啊?

面对这种情形,林可胜断然决定,不再向北前行了,改道密支那,再东去云南腾冲。

他们来到了伊洛瓦底江江边,可是,江面上的大桥已经炸断了,没有可通汽车的公路,更无火车。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林可胜忽发现江边有一艘弃置的江轮,停在那里,他说:“咱们到江边去看一看,那艘大船能不能开?”

林可胜和汪凯熙率先登上轮船,看到轮船并没有坏,这艘轮船是以燃烧木材为动力的,没有燃料了,被扔在这里。

林可胜让大家从岸边找来一大堆木料和树枝,由汽车司机张世恩担任轮船司机,点火之后,轮船开动了,大家高兴地一片惊呼。

在轮船的甲板上,林可胜十分警惕,他不断地望着天空和两岸,看看是否有异常动静。

忽然,远处,几架日军的飞机朝江轮方向飞过来了,林可胜大声喊道:“赶快靠岸,赶快靠岸!”

张世恩把江轮开到岸边,大家跑下船,藏在岸边的树丛里。

敌机投下了数十枚燃烧弹,在林可胜和救护队员、伤兵所在的岸边爆炸,所幸的是,并无一人伤亡,江轮也没有中弹。

敌人的飞机飞走了,他们又重新上了船,乘着轮船继续前行。到达伊洛瓦底江的对岸。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连夜步行,到达了小城那巴的车站。

这时候,车站里正好有一列载有英、印、缅官兵和伤病员的火车,第一节车厢还装有远征军的军火弹药,林可胜和救护队员们一起扶着伤兵们坐上了火车,向密支那开去。

经过一天紧张的逃难,大家都困了,昏昏欲睡。可是,当这列火车行至中途的时候,突然,“咣当”一声巨响,震耳欲聋,把大家惊醒了,看看前面,火光冲天!

大家吓得纷纷逃离车厢,一看前面,竟然是发生了撞车事故,第一节车厢军火爆炸,押车的官兵遇难。原来是日军收买了缅奸,买通火车站的司机,把一列空车开到林可胜一行所乘列车的轨道上,故意造成了这次撞车事故。

大家在地上等待也不是办法啊,林可胜沿着火车旁边,仔细察看了现场,发现列车被撞得并不十分严重,只是一边的车头出轨道了,但另一边的车头尚在轨道上,仍然可以使用。

他对着等车的人,大声问道:“谁会开火车?”

没有人回答。

林可胜看看大家,说:“真的没有啊,好,我自己开!”他跳上车,试着开了一段倒车,又慢慢开回到了原处,把车稳稳地停下,下来车,很有礼貌地请大家上车:“女士们,先生们,请上车吧。”

看看大家都上了车,林可胜做出一个胜利的动作,高呼道:“Go on!”

沿途车站遍传了日军即将到达密支那的消息,列车未敢在密支那停留,即直接开赴孟拱。

到达孟拱后,传来日军已经占领密支那的消息,通过密支那向东回国的道路也被切断了,大家再一次陷入了恐慌之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林可胜断然决定:“别担心,上帝会眷顾我们的,我们先上野人山、去印度,再考虑回国的问题!”

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没有路了,林可胜就是唯一的路标,他说上哪里去,就上哪里去。

林可胜带领救护队员们,搀扶着400名伤兵,一起来到车站外面的孟关办事处。这里的人告诉林可胜:“要去印度,可先到新平洋,那里有英军的补给站,领取军粮后,再爬野人山。”

新平洋是一块小小的狭长平坝,位于缅北群山环抱的中心,踞印缅边境约七十公里。这里是一出集镇,设有英军补给仓库,有卖骡子的,也有卖苦力的。林可胜派人到英军补给站领了几十袋军粮,买了几十匹骡子驮粮食和重伤员,又雇了十几个印度出苦力的,用头顶着行李,在前面带路,做好了这些准备,林可胜带领大家一起向胡康河谷的野人山进发。

野人山,缅甸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野人山山峦重叠,林莽如海,树林里沼泽绵延不断,河谷山大林密,豺狼猛兽横行,瘴疠疟疾蔓延,5月已经进入了野人山的雨季,雨季不仅使森林里的蚊蚋和蚂蟥异常活跃,而且使得各种森林疾病如回归热、疟疾、破伤风、败血病等等迅猛传播开来。

森林里的小径旁有许多远征军士兵留下的尸体和遗骸,看着是有人倚在大树上或者坐着地上,可是一碰,那尸体就无声地倒下了。许多人都崩溃了,这种暗无天日,大雨滂沱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后面传来吵闹声,原来是几名士兵已经彻底地绝望了,他们坚决不再向前走了,举起枪,要自杀。林可胜走过去,一名士兵对他说:“别过来,我们不活了,谁来打死谁!”

林可胜一阵哈哈大笑,远处传来猿猴的阵阵和鸣。

自杀的士兵莫名其妙,问:“你,你笑什么?”

林可胜大声说:“兄弟们,你们出生入死多少年,死都不怕,害怕活吗?我过去来过缅甸,再向西走,不远就能出去,到达印度,请相信我!”

伤兵们看着林可胜坚定的目光,眼睛里又燃起了求生的火苗,他们放下枪,说:“林教授,我们跟你走!”

林可胜带着大家继续前行。过来一会儿,汪凯熙不解地问:“林教授,没有听说过您来过缅甸啊?”

林可胜说:“我说来过就来过,我们是医生,不仅要治疗他们的枪伤,还要治疗他们的心伤!”

汪凯熙赞叹地说:“林教授,您真行!”

林可胜一行每天都泡在水里穿行。他不停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注意头上的藤条!”

白天淋着大雨,晚上在身上盖片芭蕉叶就权当雨衣,互相靠着睡觉。好在有林可胜在,大家都觉得有希望在,真不知道,如果没有了林可胜这个主心骨,这些救护队员和伤兵们的命运会是怎样!

好在救护队员们随身携带着简易的药箱,对伤兵和患病的人,及时给与了救治。

他们走啊,走啊,一连走了20余日,骡子摔死了5匹,印度劳工也逃跑得也只剩下两个人了。

终于,树木越来越少,山下出现了大片的草坡,他们终于走出了野人山,抵达了印度境内!

林可胜回头检查一下人数,大家排成队,自动报数,53名救护队员、10名汽车司机,410名伤兵,虽然都衣衫不整,步履踉跄,有拄着棍子的,有躺在担架上的,但是,却一个都没有减少。

这支衣衫褴褛的部队走出野人山茫茫森林,踏入印度边境的时候,看到了一队正在巡逻的英军。林可胜走过去,用苏格兰口音的英语和他们交谈,告诉他们自己在苏格兰求学和任教的经历,以及跟随新38师113团在仁安羌救护英军的故事。

巡逻兵感到十分惊诧,就给他们的将领联系,得到的回信是,请林博士一行务必在边界处停留待命。

林可胜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薛庆煜、汪凯熙等救护队员们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隐隐约约感到有些不妙,但是除了等待,也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实在太累了,早已经筋疲力尽,如果再出现什么意外,也只能坐以待毙了。

突然,山下的大路上一片尘土飞扬。

一队大象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大象队来到林可胜他们面前,一头大象趴在地上,从上面跳下来一位英军少将,大声喊道:“哪位是林可胜博士?”

林可胜说:“我就是。”

英国少将说:“还记得我吗?我是史密斯,您在苏格兰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在仁安羌战役中,你又救了我们的命!您来到了我的辖区,我要用最尊贵的仪式欢迎您!”

林可胜看着这个学生,努力搜索着记忆中的往事,好像有点儿印象。

史密斯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说:“请林博士上大象吧。”

林可胜坐上了大象,史密斯坐在第二头大象上,摇摇晃晃向前走,后面,救护队员和伤病们也坐在后面的大象上,大象一走,人倒得前仰后合,大象沿着英军军营走了一圈,等大家都渐渐适应了的时候,大象队却停了下来,林可胜奇怪地问:“史密斯,怎么啦?”

史密斯少将笑着说:“这是一场对您的特殊欢迎仪式,现在,仪式结束,大象的腿太粗太慢了,我们要坐汽车去,到你们中国军队所在的兰姆伽。”

林可胜一行数百人一起挤上英军为他们准备的10辆汽车,汽车队扬起一溜黄沙,向印度的北方飞驰而去。

蓝姆伽是位于印度北部山区的一座小镇,他乡遇故知,他们在这里又见到了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和战友们,当林可胜将400多名伤兵一个不少地交给孙师长的时候,重逢的战友在欢呼雀跃!林可胜和孙立人这两位英勇无敌的汉子,经过生离死别之后,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

1942年秋,为了提高中国军队的素质,反攻日军占领的缅甸,给我国重建一条输血的国际通道,盟军在印度蓝姆伽成立了美军训练中心丛林战训练基地。这里有孙立人的新编38师,有孙部从野人山里解救出来的第五军22师,还有从国内调过来的30师,三个师编成了驻印军新一军,由郑国洞担任师长,孙立人担任副师长。郑国洞看到孙立人有勇有谋,性格倔强,自己甘居幕后,只负责后勤工作,军事业务全由孙立人负责。

在兰姆伽,美国对中国驻印军军医的训练也开始进行了。从每个连级单位都抽调卫生员,来学习森林战争的救护工作。

恰巧,负责驻印军军医训练的医官詹姆斯先生竟然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生理系毕业的,正是当年一直跟着范斯莱克教授组织医药援华会募捐活动的那位高大帅气的美国学生,二人谈起范斯莱克教授,一下子感到亲近了许多。詹姆斯对林可胜教授十分敬仰,他让林可胜亲自负责军医的训练工作,由他来当监督。

林可胜看到美国军医的训练教材,感觉到很繁杂,教员数量也不够,就向贵阳图云关救护总队王石头总队长和军医训练所张先林主任分别写信,希望能再派一些教员,并带着救护总队编写的那一套教材,来印度兰姆伽,支援这里的美军和中国驻印军的军医培训。

王石头总队长看到信件之后,也想安排人去印度,可是和政治部李新主任一商议,李新竟然不同意。他说,林可胜向我们要培训教员,程序不对啊,应该由军医署或者红会总会来文件才行,他林可胜个人怎么能安排我们派医生呢?

位于图云关的军医训练所主任还是北平协和来的张先林,收到林可胜的信件以后,二话不说,派自己的学生张涤生带着5名医生,坐车去昆明,然后搭乘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C-38型运输机,飞越驼峰航线,到达印度的里多,并转飞至驻印军驻地的兰姆伽。

见到了张涤生等几名图云关来的新教员,还有他们亲自带来的一套老教材,林可胜非常高兴。他让军医教官们按照这套教材进行授课。林可胜又根据野人山森林的情况,又亲自编写了一部新的《丛林救护》的教材。军医训练十分实用,新参加的军医们学得很快。

林可胜每天十分忙碌,又十分快乐,他除了协调事务、编订教材之外,还亲自给医官们上课。由于林可胜和中国教官的参加,用的是贵阳图云关军医训练所那一套成熟的军医培训教材和方法,简化了培训的程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兰姆伽这座印度小镇,在林可胜和红会救护队员们的心中,成了又一个图云关。

美国将军史迪威在中英将领的陪同下,亲自参观军医的战地救护演习,看到军医们熟练、快捷、实用的包扎和手术业务,对兰姆伽的军医培训工作赞赏不已!他亲切地打了林可胜一拳,高兴地说:“林先生,你主持的军医训练,贯通中美,十分实用,非常好啊!”

1943年3月,在兰姆伽训练军医刚刚告一段落,林可胜却收到了一封来自重庆军医署的电报。林可胜打开一看,电报上写着:

“林可胜先生:

请速回重庆军医署述职,并接受新的任务。

军医署

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林可胜不知道国内又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军令如山,岂能耽误?他打点行装,准备回国。临走之前,他向孙立人军长推荐,让薛庆煜担任新一军的军医处处长,让张涤生担任新编38师的军医处处长。对其他的救护队员们,林可胜也一一做了交代。

之后,林可胜和汪凯熙两个人,自印度阿萨姆邦的军用机场搭美军的飞机,通过驼峰航线,飞返昆明。之后,又乘坐滇缅公路上的军车,向贵阳进发。他准备绕过贵阳之后,直接去重庆述职。

汽车经过晴隆24道拐的时候,像老牛一样,喘着粗气,盘旋上升,这回旋的公路,像游龙升入苍穹,又像绸带自天而降。一年前从这里出发的情景,恍若眼前,历历在目。林可胜突然十分感慨,他似乎在对汪凯熙讲话,又似乎在自言自语:“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走了快一年了,我们经过了许多的生死关头,也不知道我们的图云关怎么样了,我们的战友们怎么样了?”

汪凯熙一路看着窗外,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听到林可胜这么一说,高兴地拍着手说:“林教授,我们先回图云关吧,在那里看看我们的亲人们,再去重庆也不迟啊!”

林可胜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情况都变了,图云关换人了,我们怎么还能回得去啊?”

汪凯熙拉着林可胜的肩膀,央求说:“林教授,我们回去吧!去那里看看就走,看看我们住的房子,看看和我们关系好的人,不见那些惹您不痛快的人,行吗?”

林可胜说:“好吧,那里的一草一木,浸透了我们多少的汗水和希望,真想念图云关啊!”

林可胜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图云关!

他随远征军援英入缅甸和印度将近一年,传闻曾多次途遇危险,每每牵动着总队部和军医训练所每个成员的心,许多人还经常念叨起他们的前任总队长,特别是看到后来凄凉的现状,更是不由自主地说起他来。还有许多从战场上来的救护队员们,往往记错了黄历,还是到他的办公室和宿舍去找他。

今天,林可胜大难不死,又从缅甸和印度平安归来了,真是上帝保佑,福大命大,真让同仁们喜极而泣!

为了表达同仁们崇高的敬仰与依恋之情,军医训练所主任张先林决定举办一场欢迎会,许多队员们争着报名排演节目。

王石头听说了,也觉得林可胜大难不死,真是不容易,不应该阻拦,他让王媛媛告诉张先林,说同意举办欢迎会并将亲自参加。

政治部主任李新看看阻挡不住了,也表示赞成,却暗中安排特务,看看是否有人借林可胜归来的机会,组织非法活动。

周末的晚上,图云关下,大门、礼堂、教室、食堂等,到处悬灯结彩,运动场上,搭起了高高的舞台,一场热情洋溢的欢迎会开始了。 

林可胜首先走上台,讲了在缅甸和印度的经历,说到仁安羌大捷,大家拍手称快,说到败退野人山,底下又传来一片哭声。

总队长王石头也上台讲话,对林总队长的归来表示祝贺!

训练所主任张先林上台讲话,他大声说:“林总队长克胜先生远征缅印,今日归来,喜极而泣,特赋七律一首,诗曰:

欢跃声中发浩歌,

迎来绝域异闻多。

林林壮志怀诸葛,

总总雄心迈伏波。

队伍伤残蜀道苦,

长官慈爱醉颜酡。

回春妙手膏肓起,

国才无双一笑啊!”

下面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张先林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鼓掌,他继续说:“这首诗呢,不才写的是藏头诗,还可以竖着念,就是:欢迎林总队长回国!”

“哗——”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林可胜向大家深深鞠躬,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谢意!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