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花布里的“画画世界”(组图)

2019年06月07日11:5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梁春峰 张金柱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梁春峰 通讯员 张金柱)“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一句话,把彩印花布饱满的色彩概括的十分到位。作为一种正在悄悄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手工技艺,嘉祥县的彩印花布依然有人默默地坚守,把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都印在这一张张老布上。

民间印染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已有凸纹木模版和镂空模版印花。隋、唐时期﨟缬、夹缬和绞缬等数种印染技术逐步创新,彩印花布既由夹缬发展而来。明清时期,漏版印花有多色刮印花和缕空版的套色刷印花两种不同工艺,刷印花即为彩印工艺。嘉祥彩印花布,盛行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嘉祥县马村镇的李景春还一直在做彩印包袱。李景春的父亲在十里八乡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当年不仅印制彩印包袱,很多镂刻花纹的油纸版都是自己设计制作,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都毁掉了,李景春从小就跟父亲学印包袱,后来凭着记忆重新刻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这门手艺,他不仅继承传统,还不断创新。在他的彩印包袱上,有一种独特的颜色,是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的另外一种颜色,这是他家的“独门绝技”,一般人做不出来了。

为了复原过去传统的彩印花布图样,平时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便下乡寻找各种老式彩印花布,每当发现一张从未见过的彩印花布,他便高兴地难以自抑,将花布拍照保留之后,他便急匆匆地回家照着那花布重新刻版复制,只为让这些传统的老花样不失传。

(摄影  张金柱)

传承5代,做了40多年彩印花布的传承人李景春告诉记者,他最自豪的事情是这一生积攒下的1000多块刻板和数不清的花布。而现在最忧愁的却也是这1000多块刻板的传承问题。

“这个活不能当正式工作来做,要是做这个,连饭都吃不上。现在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太大,以前在农村嫁娶,谁家不用?但现在哪还有人用这个,孩子们当然也不愿意学。曾经它是一种谋生手段,从我祖辈开始,就卖颜料、印包袱,传了几辈子的技艺,到我这里丢了就说不过去了。”现在除了去乡下寻找彩印花布的老花样子,应邀到各个高校教学生们制作彩印花布之外,没事的时候李景春也会自己琢磨着设计新花样。而那根植于过去老样子的《狸猫穿牡丹》、《鲤鱼跃龙门》,充满童趣的《蜗牛》,一张张朴素无华的老粗布,在他的设计印染之下,载满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