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总书记这样说!山东这样做!

2019年06月01日11:29  来源:大众网

一、总书记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能确保我国乡村发展再上新台阶,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各地,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指出,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考察调研时强调,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二、山东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情况

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山东精心部署、扭住不放、持续用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以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探索前进,突出重点领域、改进扶贫方式、强化常态长效,精准脱贫向深度贫困地区和人群聚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山东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山东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省委1号文件,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专项工作方案,形成了“1+1+5+N”的政策体系。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结合起来,一张蓝图干到底。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坚持对标发达国家、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模式,研究制定齐鲁样板标准体系,大到“五个振兴”,小到乡村社区建设、村村通、户户通都要有标准。同时,在全省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开展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

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特色化,避免“一刀切”。2018年,出台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推进方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七改”工程,2018年完成改厕174.9万户,乡(镇)农村改厕任务基本完成,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3万户。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胶东、鲁中、鲁西南、鲁西北4大风貌区和沿海、沿河、沿路等10条风貌带,打造300个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到2025年,形成多片立足乡土社会、体现现代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鲁派民居”建筑群落,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基本绘就。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2018年,山东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9600多家,农民合作社20多万家,家庭农场超过6万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源地,山东为全国贡献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现在又在抢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遇,推动农业不断转型升级。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去年,山东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单位,启动了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截至去年底,全省村庄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今年80%的涉农村(居)将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确保把钱花在刀刃上,山东自上而下把涉农资金全部纳入乡村振兴“资金池”,从源头上破解“上面不整合、下面整不动”的难题。今年,山东计划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400亿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黄河滩”“沂蒙山”“老病残”,是山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山东正用“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黄河滩区祖祖辈辈与黄河为邻,一次洪水就有可能致贫、返贫。省委省政府对滩区脱贫问题高度重视,出台政策,启动60万滩区群众迁建工程。2018年28个新建村台和27个外迁社区开工建设,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山东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既是目标更是承诺。山东先后召开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视频会议、3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分东中西三片召开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2018-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统筹财政、土地、教育、卫生等26项政策,调配全省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干部帮扶优先选派,并把符合条件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确保137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扶贫标准以上。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山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让产业项目成为贫困家庭脱贫的“铺路石”。

强化支撑,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山东坚持脱贫与巩固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做到脱贫一个巩固一个。探索建立统筹发展、共建共享、内外联动、市场引导、组织保障和扶贫资金持续积累发挥作用的“5+1”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期内,对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继续给予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推进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规范管理、长效运行,资产收益重点向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贫困户倾斜,持续稳定增加脱贫人口收益。从贷款贴息到扶贫小额贷款,再到对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给予贷款和贴息支持,山东把有限的扶贫信贷资金用在贫困户身上,将政府、金融机构、贫困户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成为提高贫困户“战斗力”的利器。目前,全省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102.57亿元,累计产生可分配收益11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64.89万人。

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2018年,山东剩余的省标以下17.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253.1万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的脱贫成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全省异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实践案例:

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在有序展开。定位于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综试区建设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山东优势、潍坊特色,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广泛集聚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乡村振兴打造样板,为全国农业对外开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经验。

“天字号工程”——东明县这样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规划设计等八个专项小组,针对24个村台和马集外迁社区又成立25个分指挥部,做到一个村台(社区)有一套班子、一个推进方案。大到占地清表、围堰修筑、吹填淤沙,小到村台沙粒大小、黏度、密度分析论证,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是迁建工程满满的“含金量”。

在山东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村——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村,田园综合体创始人宋娜拜访村里的老木匠、老石匠,将石砌干插墙、枣木屋脊榆木梁等具有民俗特点的形式体现在设计中。原本破败的房屋村落重新焕发活力,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乡村呼唤精神引领,样板更需价值导航,铸牢文化振兴这个灵魂,山东正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有效制度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资源要素分散等问题,用老眼光看,这些都是“死胡同”,创新一种机制,换一个办法,就会“柳暗花明”。在禹城市房寺镇贾集村,11.4亩土地40年使用权作价136万元入股,实现让农民不失地当上股东,开创了“农地入市”新模式,既保证了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又实现了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让农民以多种形式享受土地权益。

茌平县耿店村通过组建合作社,破解农户分散经营难题,建设育苗场试验棚,化解种植风险,并申请注册了“茌星”牌黄瓜、辣椒、番茄等绿色蔬菜商标,品牌引领助推产业发展,吸引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了“耿店力量”。

沂水县推出“富民农户贷”,为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其简便的审核流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秘籍”:贫困户提交贷款申请,村信用评议小组进行诚信核实和入户调查,进而评级授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持贷款证到信用社即可办理,无需抵押担保。贫困户到期还本还息的,还可享受财政全额贴息。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