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附院90天精心救治的“掌心宝宝”,出院啦

2019年05月30日19:29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唐首政 马澍旸

5月16日,对小安心来说是特殊的一天,她终于回到父母的怀抱。这个出生体重仅530g的极早早产儿,各个器官发育都极度不成熟,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医护人员90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救治下,小安心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出院时体重长到了2009g,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34天的坚守

宝宝能自主呼吸了

全身发紫、呼吸微弱、皮肤呈半透明胶冻状,皮下血管清晰可见,体重仅有530g,也就大约一袋盐的重量,这就是小安心出生时的状态。

40周的孕育过程,她只经历了26+4周,身体娇小到可以捧在掌心里。2月15日,小安心出生后与母亲短暂的相见,就被紧急送到了济医附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之前也有26周的极早早产儿,但体重这么轻的‘掌心宝宝’还是第一个,孩子各个器官发育都极度不成熟,血管细的跟头发丝一样,建立静脉通道都很有难度。”济医附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长向美芹回忆说,出生的三天内,小安心面临了呼吸衰竭、低体温、静脉通路建立困难和颅内出血重重难关,任何一关都将直接影响宝宝的存活。

小安心的母亲有习惯性流产史,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更是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家人不离不弃,医护人员更是拼尽全力救治。为了维持体温,做好保暖,医护人员将小安心所需物品放置在37℃暖箱内预热,皮肤消毒液用温奶器加温至40℃备用。

小安心需要PICC置管提供肠外营养,她的胳膊只有成人的拇指那么细,血管更是细如发丝,凭着精湛的技术,护士为她实施了PICC置管。为了预防颅内出血,采取了柔和护理,给宝宝采取中轴卧位,减少一切声光刺激,模拟子宫的幽暗环境,一切操作都小心翼翼的进行。医护团队严格把关每一步治疗和护理方案,并且根据宝宝的情况不断调整方案。

经过34天的努力,小安心脱离了呼吸机,可以自主呼吸了。喂养不耐受和感染,她还需要面临众多难关。小安心满月的时候,在护理人员与母亲共同努力下,对小安心实施了袋鼠式护理,她躺在妈妈的怀里,温馨安静又舒服。

90天精细化管理

小安心康复出院了

“住院三个月,每一分钟都容不得马虎,小安心前期需要气管插管,翻身的时候稍有不慎胶布就会活动,造成孩子窒息、生命危险,孩子皮肤薄嫩,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向美芹说,对于普通宝宝来说,吸吮、吞咽、呼吸三者的协调配合是一生下来就会的事情,小安心发育不成熟,需要进行口腔训练才能完成。

为了救治小安心,NICU的医护团队齐心协力,历经91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十多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小安心的体重长到了2009g,未出现视网膜病变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5月16日顺利出院,科室还为她准备了百日蛋糕和小礼物,小安心的父母看到孩子逐渐好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新生儿抵抗力较低,为了防止外界带来的感染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治疗,NICU宝宝的日常照护以及治疗都需要依靠护理人员。走进NICU病房内鲜有孩子的哭闹声。“病情越重的孩子越不怎么哭闹,他们不会表达,需要我们医护人员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早解决。”向美芹说,济医附院NICU成立于2002年,全年收治高危新生儿3000例左右,在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一支热爱新生儿事业、高素质、高学历、敬业爱岗的的医护队伍。

医院先后选派技术骨干赴美国迈阿密大学附属医疗系统、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培训进修学习,将新理念、新技术、好方法带到科室服务更多患儿,在早产儿、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与管理,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听力的筛查,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方面独具特色。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