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这一口!济宁这家粽子的味道闻起来满满都是回忆

2019年05月30日16:28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杜倩

“给我两个蜜枣、两个蛋黄的带走。”这是市民李奶奶本周第二次光顾这家粽子老店了,跟李奶奶一样,小店门口络绎不绝的人们“就好这一口”,也正是如此,这家门口只有“粽子”二字的手工粽子店在济宁香飘十余年,最远还被带到了俄罗斯,成为济宁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送走一批“老主顾”,44岁的王玉华在店里忙着包粽子,她的两个儿子帮着迎来送往。王玉华一边飞快的包着粽子,一边说起她的“粽子情结”。

“当时济宁没有现包现卖的粽子店,自己就想开家粽子专卖店,也没有想过一开就是12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尝到粽子本身最纯粹的味道,不至于破坏口感,王玉华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开始泡米。而端午节前后则是她最忙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都会排队买粽子到深夜,最多的时候,店里一天卖出去过一万多个粽子。

虽然王玉华有时会很累,但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吃到老味粽子,她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在这家不足30平米的小店里,王玉华似乎与每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都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熟悉他们的口味,往往顾客还没开口,王玉华便抢先一步说:“还是老样子?”

高中时经常来这买粽子的刘晓林如今已经结婚生子,她说,自己喜欢吃这家粽子不仅仅是因为这十二年的口味如一,更因为这家粽子店也见证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从我上学吃到结婚生子,现在还会买给我孩子吃。”刘晓林说,这家粽子陪伴了她和孩子两代人的成长。

在济宁安家的张伟是金乡人,每周末回老家前,都会买点粽子带回去,张伟说,老家有亲戚在济宁上学时就爱吃这个味,父母来济宁住的时候也常常来这,所以每次回金乡前,都会提前问问家里人需要带多少。

儿子在国外留学的刘女士也是店里的常客,常常在人少的时候跟王玉华聊起家常。刘女士说,孩子在俄罗斯还想着家乡的味道,每次跟丈夫去看望孩子的时候,都会把粽子带过去。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很多吃过王玉华包的粽子的人或已长大,或已为人父母,或已年迈。尽管粽子的花样随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富,但这缕记忆里的老味道却依然未变且一直存在。如今,这家老店里依旧摆放着六七个不锈钢桶,里面放着刚出锅的粽子,热腾腾的白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但这家只写着“粽子”二字的老店,却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济宁建设路上一处充满了年代感的城市符号。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