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浮躁,卖掉房子杜庆收也要刻完《孔子圣迹图》

2019年05月01日20:25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张清直 梁响

尼山,因孔子而为世人敬仰,尼山石也因浸润了文化圣地的灵气,在两千余年后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如今,一位客居曲阜的匠人杜庆收正在用尼山石重现圣人的足迹与生平,用双手和刻刀坚毅地表达着对先师的热爱和崇敬。

木雕转石雕

倾心《孔子圣迹图》

1998年,杜庆收离开安徽砀山,来到曲阜学习、钻研手工雕刻技艺。从木雕开始,杜庆收的技艺日渐精进,创作题材也渐渐从木雕转移到尼山石雕。

“孔子诞生在尼山,尼山石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被注入了更多灵气”,杜庆收认为,尼山石蕴含的岁月积累的精华之气是其他石料远不可比的。2013年,杜庆收开始专心锤炼石雕技艺,并获评“尼山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来到曲阜以后,我发现曲阜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21年来,杜庆收时刻感受着圣人故里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对儒家文化的深入了解,杜庆收日渐萌生了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尽一份微薄之力的想法。

“儒学大家们可以出版文献作品、到世界各地宣讲儒家文化,我最擅长雕刻,我想用刻刀来弘扬和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2013年开始,杜庆收开始主题为《孔子圣迹图》的系列石雕作品创作。

整套作品取材自明代《孔子圣迹图》线描本,共106件,目前已完成70余件。杜庆收计划在2019年9月前将整套作品雕刻完成,并在201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进行展览,向世界展示新时代匠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孔子圣迹图》系列石雕作品中,杜庆收不仅使用了石雕的传统工艺,还加入了木雕技艺,并融合了尼山石雕和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在充分尊重明代线描本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元素。

愿意卖掉房子

也要完成这套作品

为达到作品的工艺要求,杜庆收用的每一把刻刀都要经过改造。

工作台前,杜庆收不断更换手里的刻刀,面前摆放的是已经初现画面的尼山石,因雕刻而产生的粉尘在工作台前弥漫开来。“雕刻是个体力活,尼山石的材质相比玉石要软一些,雕刻的时候还容易一些”,杜庆收一边介绍尼山石的特征,一边用手指精准的控制着下刀的力度和走向。

杜庆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手指、颈椎、腰椎,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石雕产生的粉尘对身体伤害也不小”,尽管如此,杜庆收依然坚定地放弃雕刻事业。为了尼山石雕,杜庆收付出的不只是身体的代价,“我卖掉了房子,倾我所有也要完成这套作品”。

家人曾一度不能理解他的这种执着,他说这组作品赋予他一种使命感,是传承石雕技艺的使命,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杜庆收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换来《孔子圣迹图》初现成果。

家人不再埋怨、争吵,而是逐渐被他的努力和执着所打动,开始协助杜庆收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杜庆收的顾虑少了,完成作品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新生力量加入

石雕传承未来可期

“大儿子13岁,周末会来帮忙,小家伙做起东西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在儿子身上,杜庆收看到家人的支持,也看到技艺传承的未来。

“现在很多人太浮躁,很少会有人花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研究一门技艺”,提及技艺的传承,杜庆收颇感无奈。“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的传授和磨练,‘见效慢’”,在杜庆收看来,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传统技艺传承的瓶颈。

但令杜庆收欣慰的是,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杜庆收看来,如今技艺的传承并不需要拘泥于拜师收徒的形式,只要有人想要学习、研究,作为传承人就有责任传授自己掌握的技艺。

如今,《孔子圣迹图》石雕成品已经将杜庆收的小展览室填满。每天除了继续雕刻未完的作品,杜庆收还要专门擦拭、护理陈列出来的成品。谈及这套作品的去处,杜庆收希望这套石雕作品将来能留在曲阜,“因为它出自曲阜,它的根在这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