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追梦人 | 37年,他做了一件事

2019年04月22日14:1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心融 苏洪言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心融 苏洪言)漫步在孔庙茂密的林间,与阳光下仿若镀金的古老建筑作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透出深沉的历史气息,所见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条木料,都在静静讲述它们的故事。

这是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主任孔祥民的工作环境。面对记者好奇的探寻,孔祥民微笑着答道,在这里工作让他心情愉悦。“搞文物建筑维修这么多年,我的全身心早已融入到了这些古色古香的文物建筑里面,甚至有时候出差,几天见不到,心里就空落落的。”

“37年间我就做了这么一件事”

1983年6月,孔祥民调到了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古建队,师从当时的古建队技术室主任、鲁西南一带瓦石技艺的“总把头”徐会臣。从此,孔祥民便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这一干,没想到就是37年。

从起初爬脚手架都能出一身汗,到后来的驾轻就熟,独挑大梁,孔祥民说,一开始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感觉这工作还有点意思,有挑战感、成就感;而且有最好的师父带着,在工作中,慢慢地就找到了这个职业的感觉。

百年不遇的奎文阁落架大修,是孔祥民前几年职业生涯中“凤凰涅槃”般的体验。五年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专注,磨砺了孔祥民的耐性,锻炼了他的脾性,使他熟知了古建筑的外部装饰和内部构建,了解了这些包蕴大量文化内涵的建筑所传递出的信息、符号、内容和意义,令他养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和严谨周密思考的能力,更纠正了他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认识。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之前从来没想到,做一件事情,会如此漫长,又如此复杂;修复一件文物,是如此敬业,又如此专业。”或许,正是从这个时刻起,他的一生就同文物保护紧紧地牵系在了一起,他的灵魂融入了葱郁沉凝的林木之间,融入了古朴灵动的砖瓦之中,自此再也无法割舍。

2003年,孔祥民正式被任命为古建队队长,2005年,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了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工程。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孔祥民和他的团队从来不追求冒险和突兀,而是反复推演,追求自始至终的严苛、严谨、务实、稳定乃至滴水不漏。

“37年我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孔祥民说,从个人来讲,他姓孔,是孔子的后代;从工作而言,孔庙、孔府之中,里面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都如同自己的家人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陪伴,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浮躁、一切只讲快的社会里,做文物保护,要有敬畏之心,还要有定力、耐力和心力。无论外界如何诱惑,无论世界如何躁动,如何压力如何巨大,无论环境如何喧嚣,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迎来了文物保护最好的时代”

“……一方面十足惋惜,另一方面,也正是给我们这些搞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当被问及近日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孔祥民面露沉痛,他说,事故正是由文物修缮的环节引起,就是他们做的这一行,实在应当引以为戒。

2014年,在国家领导的提议下,前所未有的“三孔”彩画工程也立项、启动,整个工程计划用十年完成。孔祥民认为自己的团队是匠人的团队,而匠人就要按照匠人的方式、匠人的姿态、匠人的节奏、匠人的思维,去尽善尽美、全力以赴做好一个匠人应该做的事情。

△彩画起谱。

“文物也是有生命的,要遵循文物自身的规律修复。”孔祥民的团队请北京的老专家到场分析彩画的古法、技艺,力求尽可能地完美还原。面对他人对工期过长的质疑,孔祥民仍旧坚持他匠人的原则,“别的不敢说,我们这个彩画最低能撑一百年,可是你得给我充分的时间。”

△故宫彩画前期研讨会。

孔祥民的团队每年花费大量资金采购储备木材、砖、瓦、灰等等,往往一买往往就是成千上百方元。买了木材以后,也不是立刻用在工程上,而是要存放三、五年以后才用。“因为‘人物一理’,木材也是有生命的,就跟我们人一样,从北方到南方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到了咱们山东本土以后,我们要叫它熟悉本地的春夏秋冬、气候变化,经过几年的热胀冷缩,性能稳定了,再使用到建筑上去,就不会再出现开裂或者其它毛病。”孔祥民介绍道,这是他们做得最好一方面,而这样的成果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这个过程中,质疑声也渐渐消失。“因为我们的工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16年,“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整个社会大氛围越来越达成共识,特别提倡按照传统文化、按照传统文物保护的规律来办事。这样一支坚持原则、秉承传统的工匠队伍真正开始发展壮大,到现在已经到达了500多人,每年的工作量也都在不断突破。“现在很多人,对我们这个文物修复、建筑修复有了新认识,我们这些工匠们地位也都在提高。所以,我们也更有信心了。”

“我们迎来了文物保护发展的春天,”孔祥民点点头,“我们努力了,大环境又好,国家高层、山东省、社会上各个层面达成共识,才造就了我们的发展壮大。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的把文物保护这个工作干好。”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我们这个古建队伍比较早,可以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49年解放以后就成立了。今年,也满70周岁了。原来的这些工匠,是为“三孔”服务的,行业叫做专门的“户”。这行业讲求传承,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一代代接续繁衍、传承技艺。”谈到他的古建管理修缮队,孔祥民的语气充满自豪,他说,这些技术工人,是我们三孔古建的无价之宝。留住他们,就是留住了文化、留住了根、留住了血脉。

△2017年全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

为了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发扬技术传承,2016年前后,三孔古建管理处在曲阜举办了两届文物修复技能大赛,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在下一年,技能大赛就办到了省里,2018年10月27日,又由他们承办了首届全国文物修复技能大赛。孔祥民说,通过练兵,能够鼓励很多年轻人参加到我们队伍中来,进一步补充新鲜血液、有生力量。“我们修建筑,这只是一方面。要是没有人才,要是没有工匠的技术,我们修完这次要是以后没人去修,早晚都会荒废,再好的建筑也就会渐渐没有了。”

△孔祥民所属的解放后“第三代”工匠合影。

现在,古建队管理处培养人才还是坚持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作为主导。孔祥民自己正是由师父手把手带出来的,他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在实践层面没有老师傅的指点,最多也就能学个五、六成,技术的精髓,需要言传身教,通过细节来领悟。不仅如此,还要让文物保护理念、中国古建筑技艺的精神内涵融入到青年人的内心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要发挥青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传承文化保护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

孔祥民的团队做完一个项目出一本书,在他的桌上,摆着厚厚一摞建筑图纸和堆成小山的书籍,翻开《曲阜颜庙复圣殿大修实录》,精美的实景照片与建筑数据,在彩印的书页中一一可循。他们还陆续出版了《孔府西路建筑群维修实录》和《尼山孔庙建筑群维修实录》。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干完活就行了,编书出书是我们额外的付出。因为我们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这样做是为了保存资料、记录修复的全过程,既体现现在,更着眼于未来。以后如果这些建筑还需修缮,我们的书就是蓝本,他们后来的人可以根据我们的记录去做。”

“我也记不清,自己到底是多少次走进它们了,”每每谈到这些与他相伴半生的建筑,孔祥民的语气总是无比温柔,他说,这么些年自己最爱的事情,还是到“三孔”里面走一走、看一看,他与它们就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我看到这些历史厚重的金顶红墙、想到这个传递出文化信息的无声世界,心里才会沉静下来,就像看着自己的亲人健康生活一般,涌起满满的幸福……”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