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城区庄稼地旁,崛起一座高等师范名校

2019年04月19日14:52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汪泷 贾凌煜

4月,草长莺飞。位于红星中路1号的济宁师专旧址院内,参天的大树又冒出了嫩绿的枝芽,和一幢幢老楼墙外的爬山虎一起,让这个已经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校园,又散发出了生机。只不过,与往日熙熙攘攘的氛围不同,几台重型施工设备混杂在其中,仿佛这座校园,正向院外来来往往的济宁人,呢喃着什么。

老教授回忆师专往事

欣慰于旧址再成学校

同样是一座有些年头的院子,坐落于海关路南侧的济宁师专家属院里,中文系的老教授宗元有些步履蹒跚地走到一幢楼下。最近这几天,在家属院里碰上老熟人,彼此间打个招呼的时候,都会问上一句“老师专”的情况。

显然,对于家属院里的这些老教授而言,“老师专”这三个字,代表着一种别样的感情。而对千千万万济宁人来说,也同样代表着各种各样的情感。

爬到三楼的一户人家,宗元敲了敲门。来开门的也是一位老者,带着眼镜,脊背有些弯曲,像老朋友一样和宗元打了声招呼,便坐在了角落的一张躺椅上。而在一旁,还有一位老者早就坐在那里,穿着朴素的中山装,虽然看起来衣服已经有些年头,但整洁、素雅,让这位老者带着一种儒雅学究般的威严。

开门的,是济宁师专原政治系主任张荣仁。在这个大院里,他研究的运河历史,以及济宁地区的师范教育历史,几乎都是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而中山装老者,则是济宁师专历史系原党总支书记王信陵。虽然三人中他不是最年长的,却是最早来到济宁师专的。打从济宁师专搬到红星中路1号院那天起,他就与这所高校紧紧系在了一起,看着她一步步发展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师范类高校。

“听说已经开始拆了,重建之后成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挺好,重新办教育是好事儿,对得起这个院儿对于济宁人的意义。”三位老者围坐在一起,提起红星中路的济宁师专旧址,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念叨着。

正闲聊着,不知是谁顺嘴说了句“济宁师范”,时间仿佛跟随三位老者的话语,回到了过去。

几经波折搬到红星路

庄稼地旁建起济宁师专

1958年,成立于1952年的济宁速成师范学校,正式更名成为了济宁师范,这就是济宁师专的前身。当时,因为学校的发展需要,济宁师范先后腾挪过多个地方,从最初落脚如今太白湖济宁学院附中南面,到后来移师嘉祥县的老县委大院,“在那里呆了一年,又搬回到了济宁,就是如今市二院那个位置。”

就这么来来回回、几经折腾,1962年下半年,济宁师范搬到了如今的红星中路1号院所在的位置。“搬到红星中路之前,我就已经在济宁师范任职,那几年一直跟着学校来回搬家。”在王信陵的记忆里,彼时的济宁师专是那一片最像样的建筑,“虽然师专西边是济宁市委,但北面、东面、南面都是庄稼和村庄。”

张荣仁在一旁回忆说,学校南门外的路与如今的红星中路相比差远了,只不过是一条从庄稼地里穿过去的乡间小路,“学校北面是秦庄,出了校门就是猪圈,环境别提多恶劣了。”

可就是在这一片庄稼地里,那个年代的济宁师专凭着对教育的执着信念,一步步从无到有。1969年,“济宁师范学校”被撤销,合并了多所学校之后,于1971年正式更名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而这个学校的简称,也成了从此开始烙印在几代济宁人记忆里的“济宁师专”。

多年来一直研究济宁地区师范教育历史的张荣仁还记得,当时济宁师专并没有如今的文科楼、理科楼、办公楼,“那时候都是平房,靠近如今建设路的一排还都是窑洞式的平房,后来作为体校操场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土坑。”张荣仁说,当时师生们要上体育课,只能在如今体校宿舍楼前那块篮球场的位置,在当时是一块不大的操场。

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王信陵,还负责给学生们上团课。时至今日他还清楚记得,1971年济宁师专第一次招生计划是320人,设置了中文科、理化科、数学科、艺体科等几个科目,“那时候不叫‘专业’不叫‘系’,都是以‘科’来区分。”

在张荣仁的记录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招生情况。当时,中文和数学是规模最大的科,两个专业加起来的招生数量超过了计划的一半,“一共招收了317人,教职工是70余人。当时,就是这些人一起开启了济宁师专的新篇章。”

让无数师专人记忆深刻的“文科楼”,是1974年才建起来的。而如今第一幢被拆掉的办公楼,则是1977年建成。

学生底子参差不齐

老师不得不从头补课

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之前,来上大学的都是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学员,而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好一些的上过高中、初中,有的连初中都没上过,甚至还有大字不识一个的。”王信陵还记得,当时有老师测试让一个学生写请假条,却发现这名学生一个字都不会写,“一问才知道,他是他们村里喇叭队的,从小跟着师傅学了吹喇叭之后,就只会忙活村里的红白喜事。”

而更有趣的是,当时原计划招两个班的数学科,开学后老师们才发现有的学生根本跟不上教学计划,“上过高中的还好,有些只上过初中甚至初中都没上完的,数学底子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当时,数学科一位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1/2”,却被几名学生站起来抗议,“从来没见过两个数字中间还有斜杠的!”

面对这种窘境,学校只能把高中毕业的分到一班,其他的学生分到二班,“但是还是有些学生跟不上。”王信陵笑着说,实在跟不上的学生只能又分了个三班,老师领着恶补初中、高中数学。

当说起这段往事,两位老教授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红星中路1号院,被这种尴尬逗得笑了起来。

恢复高考考进师专

优良学风他受益终生

比这两位老者要晚入校多年的宗元,身为国内研究著名作家路遥最为权威的学者,则是在恢复了高考之后,成为了第一批考入济宁师专的学生。

因为既是济宁师专的学生,后又留校成为了济宁师专的老师,在红星中路1号院学习生活了30年的宗元,即便已经退休多年,但每当说起他曾求学、工作过的地方,言辞中仍然是满满的自豪。

“恢复高考之前,我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1966年高中毕业后只能去徐州拉地排车。”宗元回忆说,“后来机缘巧合,回到老家微山县高楼乡的一所湖上小学当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已经30多岁的宗元在去县里开会时,意外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高考之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去报名现场一看,呜呜泱泱得有上千人排着队。”

高考之后,宗元如愿以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红星中路1号院。只不过,令他意外的是,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使得这个班级里尽是些三四十岁的大龄同学,甚至还传出有的学校里有父子同班的有趣现象,“同学之间差个十几岁一点都不稀奇。”

求学期间,宗元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姜葆夫。当时,学识渊博、讲学风格诙谐幽默的姜葆夫,让宗元感受到了文化知识的巨大魅力。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宗元都是满怀崇敬,“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后来我的讲学风格一直都有恩师的影子。”

老师学生打成一片

撑起学校无数光环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济宁师专,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一个年代。除了宗元无比崇敬的教授姜葆夫,中文系原主任王钦鸿还记得,他从山师大毕业后,于1985年来校任教时,仅中文系就有相当一批优秀的教授学者,“他们都是山大、复旦、北师大、山师大等名校毕业的。”

王钦鸿说,之所以从山师毕业后主动要求去济宁师专任教,就是因为从小就听闻济宁师专是省内“八大师专”之一,“名气非常大,所以说对于济宁人而言,能去那里任教也是种荣耀。”只不过,令他有些失望的是,报到第一天虽被气派的校门所震撼,可走进校园之后才发现这里破破烂烂,整个校园也不过一所普通高中那般大小。

但是,年轻气盛的他走进中文系之后,很快便被系里的教授学者们所折服。他清楚记得,当时有一个山东省校际教研协作组,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外国文学等几个重要的项目带头人,都是济宁师专的老师。曾经有一幕王钦鸿还记得,姜葆夫教授因为授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的喜爱,即便后来患病身体不便,仍然有许多学生恳求他回来上课,“于是在那会儿,姜老师的爱人骑着三轮车载着他来上课,成为了校园里令人最难忘的风景。”

也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扎实的教学功底,让王钦鸿受益匪浅,甚至说是受益终生,“当时老师们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许多单身的老师都住在学校里,晚自习都会自发去教室辅导学生。”王钦鸿说,虽然是大学,但晚自习的氛围一点不比如今的高中差。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