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年轻母亲高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用鲜血重铸生命希望

2019年04月13日19:12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苏茜茜

3月28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0毫升红中泛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高宁体内分离出来,就在当天,被输进一位身在北京的白血病人的身体里。高宁成为我市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任城区的首例。4月1日,在完成捐献的3天后,高宁照例来到单位,继续上班。4月11日,在高宁的办公室里,她语气平缓地对记者说,“一切又回归了平常。”

高宁放在桌上的电话响起时,她正在客厅陪着二宝玩耍,身后站着老公。这是去年12月的一个冬日午后,电话一阵又一阵响起,高宁滑动手机,电话那端是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高宁,她的骨髓与一位白血病人初配成功,并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高宁一下子愣住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转头望向老公,一脸茫然的重复着电话那头的通知,“他说,我的骨髓配型成功了?”听到高宁的话,身旁的老公非常激动,紧接着说了一句,“真的吗?太幸运了!我成为志愿者的时间比你要久,怎么还没到我。”

在高宁办公室里记者问,“捐献造血干细胞家人什么态度?”高宁笑着说,对她百分百支持的就是老公。

“若能救人一命,是件善事”

圆脸、大眼睛、留着齐肩长发的高宁是太白湖新区一家企业的文职人员。34岁的她一说起话习惯性嘴角上扬,两个大大的眼睛仿佛也在笑。

2009年的4月30日,刚领了结婚证的高宁和老公来到市区太白楼前的献血车上献血,他们感觉选在领证的当天献血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看着殷红的血浆通过透明软管流出自己的身体,夫妻两人相视着笑了。这是高宁第二次献全血,第一次是在大学,那年她19岁。在高宁的献血档案上记者看到,从2004年第一次献血至今,高宁总共捐献全血两次,成分血71次。献血总计73次。在2015年的一天,当献完血后,工作人员询问高宁,是否愿做骨髓备份。“我问她这是做什么用的,她说如果和白血病人配上对,就可以救命。”高宁想起那些病重的人们,觉得若能救人一命,是件善事。那天,她在同意书上写下姓名、地址,留下联系方式并签了字,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入库志愿者。而早在此前,高宁的老公已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此后3年,高宁的生活平静流淌。直到2018年12月份突如其来的这通电话,让高宁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我心疼孩子,能理解这种家庭的痛”

今年3月28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里,高宁平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一张床上。玻璃墙外的一张床上躺着她两岁多的二宝,这会儿正在睡觉。采集室里,高宁的两条上臂,插着输液软管针头。在3个多小时的捐献时间里,她体内的血液从左臂软管流出,进入血细胞分离机,再通过右臂软管返回体内。整个采集过程中,高宁必须一动不动。采集刚开始时,老公让二宝亲亲高宁,但他一直不敢靠近,紧张的望着高宁。来到隔壁后,他还一直担心的叫着妈妈。

按照供受双方的“互盲”原则,最初高宁并不清楚受捐者的信息,也未与之谋面。但最初定在3月16日捐献,因患者身体出现异样被推迟时,高宁才偶然得知,患者是一位三岁的小朋友,知道消息的那天,高宁一个人躲起来激动地哭了好久,她说,“我心疼孩子。”高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8岁,二宝2岁半,她说,自己能理解这种家庭的痛。

采集当天,孩子的妈妈给她捎来一封感谢信,志愿者在高宁耳边轻声读了出来。相似的家庭,不同的命运,高宁听着信里的讲述再次流下了眼泪。三小时的采集结束后,高宁与当日返回家中。患者家人送来的感谢信和那束布艺的向日葵被高宁认真保存起来。4月11日,捐献14天后,记者见到高宁,她告诉记者,这次捐献,自己就像做了个梦,既真实又遥远,但她心里清楚,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已经和她有了更亲密的联系,她多了份牵挂,更多了份勇气。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2587人份,实现捐献32例。2018年,我会启动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保留”项目,针对2002至2016年采集入库的志愿者,逐一进行回访。目的是加强与在库志愿者的日常联系,进一步明确和确定志愿者捐献意愿,评估志愿者活跃度和库容有效性,加快配型检索速度,提高服务效率。

与高宁对话

Q&A

记者:捐献期间的生活节奏是什么样?

高宁:每天早起之后和傍晚,都需要注射一针动员针,5天,打了9针。在济南的这5天,我还和老公陪着孩子去了济南动物园,我觉得,静下来反而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出去走动能缓解很多。另外,如果身体出现疼痛反应,可以帮助分散注意力。

记者:打完动员剂身体会出现什么反应?

高宁:主要是腰部的酸痛感,身体有些乏力。我是3月23日开始注射动员针的,第一天完全没有感觉,到第三天,腰部开始不舒服,就是在那天晚上,我给受捐者写了贺卡,当时写到了凌晨1点多。

记者:这种不舒服有什么提前应对的措施吗?

高宁:第一次见大夫时,就提前告知了身体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开了止痛片和安眠药,但我担心吃这些会对身体有影响,并没有服用。另外,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没到那种需要靠吃药来缓解。不是担心我自己,而是比较怕吃药影响正常捐献。

记者:如果无法继续捐献,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高宁:因为那个时候,患者已经做了清髓进入了无菌仓,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患者几乎是没有抵抗力的。如果等不到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自己的骨髓也没了,他面临的就是死亡。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记者:捐献当天感觉如何?

高宁:我要捐献的这名患者是个孩子,体重较轻,只要采集180毫升血样,所以全程用了也就3个多小时。不过期间不能动,最初,有口干,胸闷的感觉,但大夫注射了钙后,身体就好很多了。

记者: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高宁:本身工作是文职,并不累。我在家休息了3天就来上班了。在济南捐献那几天,身边人一直让我尽量吃好一些,我觉得,那段时间自己可能还胖了几斤。回到家后我也没有特别补充营养,还是保持原来生活节奏,我现在和捐献之前完全一样了。过段时间,我还会去献血。

记者:现在你有什么心愿?

高宁:希望那个孩子身体健康,希望他可以开心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另外,我还想对大家说,如果真的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一定要将这份大爱之心做的圆满。有人在加入配型时,也许没有考虑那么多,但在做了高分辨的匹配、体检、打动员剂后,中途放弃的人也有。捐献过程中,捐献者的所有费用是由患者家庭出的,很多家庭走到这一步,经济状况已经很艰难了,悔捐对他们来说,真是致命的打击。虽然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成功配型的几率并不是百分百,但我希望,大家都是抱着百分百的决心参与到这场捐献中来。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