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电子健康档案将全部免费向居民开放

2019年03月14日09:40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刘锐 宿卫萍

昨日上午,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举行。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作为今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我市将聚力实施医疗改革、医共体建设、疾病预防等重点工作,强力突破医养健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此外,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市、县两级远程诊疗互联互通,电子健康档案全部免费向居民开放。

医养结合服务:定向培养、培训一批医养照护员

会议上提出,我市将把加快推进医养健康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今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续建、计划新开工、储备、谋划等各阶段项目分类推进,对重大项目实行台账管理、专班推进、专项督查,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并成立市级医养健康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中心,定向培养、培训一批健康管理师、医养照护员。

同时,推动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先行县建设,发展不同层面、有梯度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市一级,依托市直及省属驻济医疗机构,采用PPP模式,打造若干个重大医养结合项目,满足群众高端需求。在县一级,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逐步建立涵盖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在乡一级,重点推广曲阜市居家“医康养”一体化服务经验。

此外,我市还将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深化开展“百日行动”,确保就诊医疗、结算支付、检查检验等10个方面30件实事全面落地见效。出台济宁市“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医疗等线上服务,市、县两级实现远程诊疗互联互通,电子健康档案全部免费向居民开放。

深化医疗改革:严控不合理用药、检查和治疗行为

作为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医疗改革。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市县两级由一名政府领导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建立“三医”部门定期沟通会商机制,确保政策同频、落实同步,并将“三医联动”落实情况纳入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同时,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加大监测考核力度,严控不合理用药、检查和治疗行为,将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合理区间。

同时,继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市级层面,我市将大力支持三级医院发挥名科、名医优势,组建上下贯通、精准连通的专科联盟,力争年内再建至少5个条件成熟的专科联盟。县级层面,强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年内每个县市区都要选取至少一家成员单位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此外,开展综合监督“深化落实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三级四层”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开展消毒产品治理整顿、住宿场所专项整治、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放射诊疗防护检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确保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到位。

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64元

会议上提出,我市将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64元,各县市区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拨付分配和履约考核机制,督促家庭医生按约定上门服务。同时,我市将研究制定“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济宁方案,实施健康细胞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和省健康城市、健康城镇试点工作。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在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重大疾病防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警惕和防控突发疫情。年内,市级层面要建立心血管健康指数监测评价机制,所有县市区要建成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网络,社会心理服务要覆盖40%以上乡镇(街道)。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建立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等全流程服务链条。并深入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化工、建材、汽车、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有效遏制尘毒危害。

基层卫生工作:提升改造13个薄弱乡镇卫生院

会议上提出,我市将继续把基层卫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实做细基层卫生工作。在卫生基础项目建设方面,将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二期工程、济宁卫生学校新校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并将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深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癌症等“六大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名副其实的市级重点专科。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将全面落实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等6项制度。

今年,我市将重点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升改造13个薄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设备76台(套)。完成两轮乡镇卫生院评价工作,建设一批县级医疗次中心。并启动“业务院长”选派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00人以上,转岗培训全科医生150人。建成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13个、市级标准化村卫生室100个。

强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化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机构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打造不少于20家精品“国医堂”。促进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深化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提升市级中药制剂研发应用中心生产能力。开展市级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评选,建设一批“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大力弘扬儒医文化,办好儒医论坛。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