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上九古村五年巨变 荒山村蝶变4A景区

2019年02月06日10:27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陈鸿儒

荒颓、凋敝、几近废弃,五年前的上九山村,用这三个词来形容丝毫不为过。随着古村的蝶变,建景区、修路、改电、通水,荒废的山村一点点恢复了生气。国家级古村落、全国旅游特色村、国家4A级景区相继花落古村,更引来游客。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了,钱好赚了、腰板硬了、知名度高了……如今,景区的三期规划已开始实施,民宿、玫瑰园、樱花林、温泉酒店……上九山古村的蝶变仍在继续。 

走山路挑桶水

得扶着墙喘半天

2月3日,腊月二十九,上九山古村景区,忙年之余的游客三三两两地在古村中慢行,色彩各异的衣服掩映在石屋与树木之间,传递着跳跃的喜悦。

五年前的上九,虽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古村落,但荒颓、凋敝,再配上漫山的石头……曾经300多户、千余口人的大村仅剩十户,其他村民搬到山下居住。

“山上没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一桶桶地挑,家里养了鸡鸭、猪羊,再有上头大牲口,一个晌午都挑不满水缸。”67岁的席大爷是没搬走的十户村民之一,也是唯一翻盖房子的。用他的话说,以前村里的日子就是艰苦。

几亩薄田,收成完全看天,一年到头忙活下来,也就能解决个温饱。

“能容下锄头的石头缝,都得刨开种一垅。”对席国化来说,童年的记忆如同山上刚结的酸枣,又苦又涩。

两间石头屋,住了一家七口。地里养不活一家人,父母只好外出做买卖、打工赚钱,兄弟姊妹四个小学没读完,就回家帮忙干活。放羊、挑水、割草……在这个石头山的石头村里,家家的境况都差不多。

“当时也就十来岁,路不好走,挑着水桶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回到家放下担子,感觉一个嗓子眼不够用的,得扶着墙喘半天。”席国化说。

地里养不活全村人

家家户户“赊小鸡”

“小鸡儿了…赊小鸡儿了…”在席国化的记忆中,这样拉魂腔一样的吆喝声,几乎刻进了她的灵魂。

“早年间,村里家家有炕房。每年农历二月二拾掇暖炕,把鸡蛋、鸭蛋摆好,就在炕下边加上柴火,连烧21天。”席国化说,小鸡、小鸭孵出来,就用担子挑着出去卖。没钱不要紧,可以赊着。等秋天鸡鸭长成了,下了蛋再还钱。

就这样,上九人挑着担子,从走村串巷到十里八乡。后来,邹县有了火车站,他们就挑到济南、胶东、徐州、西安,甚至出了山海关,把鸡苗、鸭苗卖到东北三省。

除了养鸡鸭苗,出门打工也是村里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在外谋生的上九人,秋收“掰棒子”是每年最纠结的时候。“地里收不到几个钱,一亩地一年能有一千块钱就是好的了,农忙回家的误工费、车费,再加上村里要好朋友的聚会,还得往里搭钱。”娄元安之前常年在外打工,淄博、日照等地都去过。每年农忙,他要赶回来。“虽然不想回来,但咱老辈里都是农民,庄稼熟了不收,村里人戳脊梁骨?”

而这一切,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改变。

村民在城里做买卖

挂出“上九山”招牌

寨门前的广场上,与景区静谧的气氛迥异,这里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今年,上九山古村的庙会仍旧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工人们正在搭展位。

“现在村有百十口子人在景区干活,保洁、绿化、工程、保安,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坦多了。”娄元安是景区工程部的一员,他笑着说,虽然现在的工资比到大城市打工要少一些,但村里越来越多的壮劳力回乡,在景区里当员工或做点小买卖。“在外面打工日子过得苦,家里一点顾不上,老人、孩子都得媳妇一个人忙活。”

和娄元安一样,嫁到邻村的席国化,原来常年在外打工。她的父母仍住在景区里。如今景区越来越红火,二老开了个小卖部,席国化就回了娘家,在小卖部旁支了个菜煎饼的小摊,“去年开始干,现在手艺练出来了,都有回头客了!”说起如今的日子,席国化笑得十分开心。

“村里要开发时,大家不敢想能有今天。”对于这五年的变化,席国化感慨良多。“那时候就想,咱这个荒山穷村有个盼头了。”席国化说,虽然心里高兴,但村里人大都疑虑,“咱这荒山石头村,会有人来旅游?”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的疑虑消失了。除了十户没搬走的老人,村民们的老房子都被买断了。修了路、改了电、通了水,原本村里那些房倒墙塌的院子,也修整好了。古朴的山门修好了,游人渐渐多了起来。“2014年春节,村里一下子爆满,平均一天几万人,那时候村里人才知道,咱村确定是变天了。” 

那年春节的爆红

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2014年春节,当时村里只是初步恢复了原貌,围墙还没建好,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上九山古村景区总经理黄明利黄明利笑着说,那年春节,他头一次带着家人回安徽老家过年。“结果大年初一的上午,景区值班经理打来电话,说游客爆满,忙不过来了,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而对村民们来说,那个春节是一次巨大的震撼,完全打消了心中的疑虑。”黄明利说,2015年,景区鼓励村民回乡创业,餐饮、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看到同村人挣到了钱,更多村民返乡。无论是到景区工作、围绕景区做点生意,还是趁着春节国庆景区游客多的时候,回来赚个外快,村民们对于景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越来越强烈。

日均接待游客一两万人次,停车、吃饭、如厕、交通安排顿时显现紧促。虽然接待设施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高档诉求,但他们对上九山古村赞不绝口。“这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改进的方向,并调整了景区的配套工程,制定二期开发方案。”黄明利介绍,二期开发主要就是提升旅游配套项目,包括餐饮、停车、民宿、演艺节目、景点规划、服务人员等,“以村里建成的民宿为例,我们精选了18个最具特色的古院落,不改变原有布局,在修复的基础上精雕细琢,内部依照古村的建筑风格进行精装修,预计五一假期正式营业。”

这座荒山上明珠

差点与之失之交臂

黄明利说,当初差点与这座荒山的明珠失之交臂。

当时,村里几乎没有路,胡同窄得像走廊,整个村就剩下寥寥十户人家,大部分房子废弃多年,房倒屋塌、荒草丛生,很多地方连人都进不去。 

“我们原本选定了泗水的一个地方,青山绿水、植被茂密,自然生态环境可以说是绝佳。”回忆起2013年第一次走进上九山村的情景,黄明利记忆犹新。“也是偶然一次机会,我们发现了上九这个地方,很快就决定推倒已经做好的规划方案和可研报告,以上九为目标全部重做。”

“这里的生活条件刷新了我们很多人的认知,但我们还是咬牙住了进来。”黄明利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当时一进村,被村里的生活条件惊住了,更被村里的建筑风格震住了。“几百个老石头院子、3000多间老石头房子,这么大的建筑体量,最难能可贵的是,建筑风格如此统一,简直得天独厚。”

夏天蚊虫成群结队,被咬得睡不着;冬天石头房子四处漏风,屋里装了空调刚到零上。就这样,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勘察,开发规划和可研报告很快做好了,上九山古村一期工程很快上马。

“损毁的院落、房屋,我们按照原本的建筑风格修复,在村里依照原来的布局修了路,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全部入地,给排水也全部入地。光这些,就干了半年多。”黄明利介绍,一期工程完工时,除了重修的寨门,从山下基本看不出太大的变化。“但走进村里,荒凉古村的感觉已经褪去,浓重的古朴中带着一丝精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上九古村的蝶变

村民的腰杆硬朗了

停车场、农家乐、民宿建好了,村里的拉魂腔又唱了起来,还有柳编、油坊、豆腐坊……2014年至2018年,二期工程中的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建完。

对于景区三期工程也早已有了全盘计划,并开始实施。“三期我们从现代农业和自然景观着手,将景区范围进一步扩大。”黄明利说,现代农业方面,早在2017年就种植了1000多亩樱花树,2019年将全面进入盛花期,开春之后将迎来盛放。 

景区还将拆除现在的大门,新的大门将囊括樱花林以及周边的7座山、两个水库共5000多亩土地。“我们将把两个水库打通,形成一条水系,依托景区东侧新发现的一处喀斯特地貌带,开发一出新的游玩景点,目前已经开始设计。”

“还有我们筹划已久的温泉酒店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别墅区也已经建成。”黄明利说,温泉来自于深层地下水,单是这口井就打了一年,钻到地下1600多米深,冬天的出水温度达到43℃,同时容纳1600多人洗浴。

五年时间,从荒凉山村,到国家级古村落、全国旅游特色村、国家4A级景区,传自明清时期的历史积淀,让这座古村逐渐为人所熟知,上九山古村的蝶变仍在继续。这种蝶变让村民们的腰杆也硬了起来。“我去邹城的义乌商贸城买东西,竟看到卖瓜子、糖块的店,打出上九山的招牌,当时那个心里边,别提多自豪了。”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