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争上四德榜!曲阜借力乡村儒学筑牢道德高地

2019年01月30日09:39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姜洋 刘琛

大众网·海报新闻曲阜1月29日讯(记者 姜洋 刘琛)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课题组来到山东济宁曲阜市。在这里,四德建设搭建起农村道德高地,儒学教育培养出乡村文明,传统文化+互联网带动产业兴盛……记者和课题组专家一起,通过实地调研,共同探寻推进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曲阜元素”。

课题组在武家村村史馆调研。

乡村儒学补“食粮”,村民争上四德榜

1月26日,海报新闻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这里是济宁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实践站中,有一面贴满了照片的墙十分引人注目,墙上所展示的是村里在文明家庭、家风家训、十佳孝星等评先树优活动选出的代表,一位位榜上“明星”露出灿烂的笑脸。

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这里是济宁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贴满村里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照片的“明星榜”,成为村民们的“精神食粮”。

小雪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颜景刚告诉记者,前几年,村里有不少人都在外打工挣钱,可腰包鼓了,脑袋却空了,村民之间感情很淡,甚至出现了不少因为田地、老宅引发的纠纷。近年来,武家村通过村民身边的人和事,对群众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四德教育,并开设了特色儒学课程,村里形成了人人争着做好事、当好人的风气。如今,村里不仅没了争执,好人好事还层出不穷。

书院街道宫家村村民也感受到了文化建设带来的改变。“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吃’不成问题了,缺的就是‘精神食粮’。”书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春美说,以前宫家村也存在不孝敬老人、邻里纠纷多等问题。从前几年开始,每年一二月份和七八月份的农闲时节,村里都会邀请党校教授、儒学讲师或法律专家等为村民讲课,通过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孝老爱亲、邻里和谐、法律知识等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修养。

此外,宫家村还建设起了村级建设家风家训长廊,带动老百姓思想水平的提高。孙春美说,去年以来,村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孝、德等方面的问题和纠纷,邻里和谐了,村里的氛围也变好了。

小印章“上网”1年销过亿,振兴乡村文化产业 圆村民百万富翁梦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文化振兴是灵魂,产业振兴是基础。而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特色产业,更是为当地打造了一张金色“名片”。

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林前村是孔府印阁金石篆刻基地,是一家以篆刻文化为题材的创业基地。在这里,聚集了林前村150多家企业和个人的工匠艺人,组建起超过600人的原材料采购、篆刻、运营、售后团队,通过互联网把曲阜的篆刻文化推广出去。

孔府印阁金石篆刻基地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一名工人正在认真篆刻。

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副总经理刘鹏告诉记者,林前村紧邻孔林景区,一直有印章篆刻的传统。但以前工匠们都是“单兵作战”,随着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受到不小的冲击,十年间行业从业者减少了一半。

包括刘鹏在内的几位大学生发现了篆刻线上市场的空白,便开始尝试在网店里销售印章,没想到线下逐渐凋零的行业却在线上变成了“爆款”。2014年,在当地街道的扶持下,孔府印阁篆刻电商基地成立。在整合全村的工匠艺人后,网店的印章销量持续翻番,在2017年产值达到1个亿,2018年突破了1.5亿。

乘着互联网的浪潮,曾濒临消失的印章篆刻这一传统文化产业在林前村再次风靡,不少村民靠这门手艺,成为了身家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富翁。基地的组建不仅提升了手工艺人的收益,也带动了邻村包装材料等产业发展。接下来,他们还将尝试研究篆刻工具、篆刻教学课程等周边产品。

“孔府印阁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带动经济发展案例。”课题组成员,山东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教授刘燕说,现在山东各地小作坊式的民间技艺还有很多,如何让这些传统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又不失去独有的地方特色,是打造好乡村文化产业的关键。像这种一体化、集约化、模块化的经营路线,对于其他地区的企业来说,也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样板。

用好儒学天然文化基础,曲阜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曲阜市委宣传部部长艾国看来,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艾国说,近年来,曲阜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用儒家优秀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东方圣城 首善之区”,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区、引领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道德文化高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以“百姓儒学”工程为切入点,实施“儒学六进工程”,儒学从庙堂之上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以儒家特色品牌创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德法兼治”新模式,在全市15个村居进行了“乐和家园”试点。

作为课题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认为,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方面,曲阜十分具有样板作用。“所谓样板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在这方面曲阜已拥有一些可复制的好的经验。”

调研中,课题组成员与当地群众一起写福字,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潘鲁生说,他在长期农村调研中发现,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基层乡村在某些层面仍存在空心化、空槽化等问题,农村仍需要道德高地建设。此次课题组来曲阜调研,就是想要侧重于收集、整理有关乡风文明、特色产业等话题,研究山东该如何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他认为,曲阜有着天然的文化基础,在四德工程、地方文化产业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发展。“我们调研的每个村对乡风文明都有自己的解读,这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的积累。希望曲阜能够利用好自身优势,打造样板作用。”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